巴特尔和王治郅为何最终都不适应在NBA打球

2024-11-20 03:56:1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 巴特尔的特点是身体强壮高大,防守高大的球员有一定的基础。在NBA巴特尔著名的案例是防守奥尼尔时,一把拉到奥尼尔轰动一时。但是巴特尔的脚步比较慢,跟不上NBA的快节奏,同时进攻能力较弱,最终没能在NBA取得成功。

  2. 王治郅投篮好,脚步技术好,但是投篮不稳定,身体偏瘦力量弱,在篮下很难有好的发挥。当王治郅投篮手感好的时候可以发挥的不错,但是手感不好时很难打开局面。防守时王治郅的薄弱环节,也是没能在NBA取得成功重要因素。

回答(2):

王有身高没力量,当然这是相对的,在国内王的力量还算可以。在NBA根本无法在中锋位置上立足。弹跳力和速度也差不多同样的状况,因此在大前锋位置上生存也很困难。于是他只能混到外线投三分,但三分命中率却也不算很高,还不足以打动教练和老板。而且通常球队也不需要一个210以上却只能投三分的大个子。 对一个大前锋来说,安身立命之本是篮板,罗德曼在公牛队场均不到3分,但仍然进最佳阵容,凭的就是他场均15个以上的篮板。王在这一方面可以说完全没有贡献。

巴特尔有力量,但是完全没有速度,也没有弹跳。他不可能打大前锋,只能站死在中锋位上。由于是新人,球队不可能为他制定战术,他篮球机会不多。速度、弹跳的劣势让他篮板也不多,前场更少,因此他也很难自己创造机会。这样成了恶性循环,他越是没表现,机会越少,机会越少,他表现的机会越少。到了最后,他甚至根本就没有为机会的到来做准备。我多次看见队友难得了传球给有绝佳位置的他,他却只能手忙脚乱的接球,最后浪费机会。

他们俩的NBA生涯的不顺利,一方面是实力确实不够,但另一个原因是NBA对中国球员的不信任。

回答(3):

王治郅离开nba的原因:
王治郅不能适应nba的对抗,在nba他的防守和篮板能力太差,到最后没有球队愿意要他;王治郅细腻的进攻技术在nba的强对抗下无从施展,他最大的特点不能发挥,只能沦为定点三分投手。回国还有发挥的舞台。
王治郅,男,汉族,1977年7月8日出生于北京,前中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曾效力八一双鹿电池,达拉斯小牛队,司职大前锋。
1991年12月进入八一青年男子篮球队。1993年初入选中国少年特殊身材篮球队,并于同年入选中国青年男子篮球队,后加入八一男子篮球队。他和姚明、蒙克·巴特尔一起,被称为篮球场上的“移动长城”。
王治郅是中国篮球界进入NBA的第一人,被评选为中国篮坛50大杰出人物和中国申办奥运特使。

回答(4):

因为巴特尔去NBA是纯商业化炒作。
王治郅去NBA时离他被选中已经过了三年,这三年里他的左腿肌腱断过不下四次。

回答(5):

王差的是上肢力量

大巴除了有上肢力量外
别的都没有
他俩互补一下也许能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