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单目运算符sizeof()如何实现对不同类型的变量,结构进行大小测量。

2025-05-09 08:25: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http://www.cnblogs.com/johnleo/p/struct_size.html
结构体大小与内存对齐问题 
结构体中的成员可以是不同的数据类型,成员按照定义时的顺序依次存储在连续的内存空间。和数组不一样的是,结构体的大小不是所有成员大小简单的相加,需要考虑到系统在存储结构体变量时的地址对齐问题。看下面这样的一个结构体:
  struct stu1
  {
  int i;
  char c;
  int j;
  };
  先介绍一个相关的概念——偏移量。偏移量指的是结构体变量中成员的地址和结构体变量地址的差。结构体大小等于最后一个成员的偏移量加上最后一个成员的大小。显然,结构体变量中第一个成员的地址就是结构体变量的首地址。因此,第一个成员i的偏移量为0。第二个成员c的偏移量是第一个成员的偏移量加上第一个成员的大小(0+4),其值为4;第三个成员j的偏移量是第二个成员的偏移量加上第二个成员的大小(4+1),其值为5。
  实际上,由于存储变量时地址对齐的要求,编译器在编译程序时会遵循两条原则:一、结构体变量中成员的偏移量必须是成员大小的整数倍(0被认为是任何数的整数倍) 二、结构体大小必须是所有成员大小的整数倍。
  对照第一条,上面的例子中前两个成员的偏移量都满足要求,但第三个成员的偏移量为5,并不是自身(int)大小的整数倍。编译器在处理时会在第二个成员后面补上3个空字节,使得第三个成员的偏移量变成8。
  对照第二条,结构体大小等于最后一个成员的偏移量加上其大小,上面的例子中计算出来的大小为12,满足要求。
  再看一个满足第一条,不满足第二条的情况
  struct stu2
  {
  int k;
  short t;
  };
  成员k的偏移量为0;成员t的偏移量为4,都不需要调整。但计算出来的大小为6,显然不是成员k大小的整数倍。因此,编译器会在成员t后面补上2个字节,使得结构体的大小变成8从而满足第二个要求。由此可见,大家在定义结构体类型时需要考虑到字节对齐的情况,不同的顺序会影响到结构体的大小。对比下面两种定义顺序
  struct stu3
  {
  char c1;//偏移量为0符合要求
  int i;//偏移量为1, 结构体变量中成员的偏移量必须是成员大小的整数倍(0被认为是任何数的整数倍),故偏移量应为4
  char c2;//偏移量为8(偏移量4+int大2小4),符合要求
  }
算出sizeof( stu3 )=1+8=9,但9不是int的整数倍故最终大小为12

  struct stu4
  {
  char c1; //偏移量为0符合要求
  char c2;// //偏移量为1符合要求
  int i; //偏移量为2不符合要求故偏移量为4
  }
算出sizeof( stu4 )=4+4=8,8是int的整数倍故最终大小为8

  如果结构体中的成员又是另外一种结构体类型时应该怎么计算呢?只需把其展开即可。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展开后的结构体的第一个成员的偏移量应当是被展开的结构体中最大的成员的整数倍。看下面的例子:
  struct stu5
  {
  short i;
  struct
  {
  char c;
  int j;
  } ss;
  int k;
  }
  结构体stu5的成员ss.c的偏移量应该是4,而不是 2。整个结构体大小应该是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