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的主要特征是体形粗大而长,是世界上最大的较原始的蛇类,具有腰带和后肢的痕迹。在雄蛇的肛门附近具有后肢退化的明显角质距,但雌蛇较为退化,很容易被忽略。另外,它有成对发达的肺,较高等的蛇类却只有1个或1个退化肺。蟒蛇的体表花纹非常美丽,对称排列呈云豹状的大片花斑,斑边周围有黑色或白色斑点。体鳞光滑,背面呈浅黄、灰褐或棕褐色,体后部的斑块很不规则。蟒蛇头小呈黑色,眼背及眼下有一黑斑,喉下黄白色,腹鳞无明显分化。尾短而粗,且有很强的缠绕性和攻击性。
蟒蛇属于树栖性或水栖性蛇类,生活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潮湿的森林中,为广食性蛇类。主要以鸟类、鼠类、小野兽及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为食,其牙齿尖锐、猎食动作迅速准确,有时亦进入村庄农舍捕食家禽和家畜;有时雄蟒也伤害人。卵生,每年4月出蛰,6月份开始产卵,每产8~30余枚,多者可达百枚,卵呈长椭圆形,每卵均带有一个“小尾巴”,大小似鸭蛋,每枚重约70~100克,孵化期60天左右。雌蟒产完卵后,有盘伏卵上孵化的习性。此时若靠近它,性凶容易伤人。
蟒蛇具有哪些生活习性呢?
蟒蛇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喜在气温热的土山常 绿阔叶林灌丛中,蟒蛇的生活条件要求气候温暖,怕冷,月 平均气温低于8℃的地区不能生存,温度持续在6℃以下时即 会死亡,15℃呈麻木状态,20℃时很少活动,25℃时活动一 般,30℃以上时很活跃,当气温上升到35℃以上时也不喜活 动。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过久即死亡。我国南方地区每年3 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活动季节,冬眠期约4个月。冬季一般 不活动,气温25℃以上仅中午之后短暂活动,春秋季节日出 后活动,夜间少活动。热天高热过后多夜间活动觅食,昼间也活动。热天午后常躲藏在阴凉处休息
蟒蛇的生活习性如下:
蟒蛇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土山常绿的阔叶雨林区和石山常绿的阔叶藤木灌丛区。
蟒蛇喜热怕冷,常在溪间或树林中盘曲成团,有时用身体后部攀绕在树上,有时横躺在地上静止不动,有时钻进洞穴中。昼夜均出洞活动,但一般在夜间猎食。
蟒蛇体大无毒,行动迟缓。一般情况下是静止栖息在猎物附近,待猎物靠近时,突然袭击猎物,咬住并用身体将猎物缠绕绞杀致死,然后从猎物头部开始吞食。
蟒蛇为广食性蛇类,其食谱中不仅有鱼类、蛙类、蛇类和鼠类,还有鸟类和哺乳动物,如山羊、穿山甲、果子狸等。
家禽也是蟒蛇的美食,其嗜食鼠类与蛇类。一次可以吞食与自身体重相当或超过自身体重的大型动物。
卵生。每年4月出蛰,6~7月开始产卵,每胎产卵8~30枚,多者可达40~100枚。卵大,每枚一般在70~100克,壳软而韧。有护卵性,孵化期在6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