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中尹志平和甄志丙是同一个人吗?

2025-05-18 14:07:1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两者是同一个人。在新修版之前,一直都是叫尹志平。在新修版中,金庸将尹志平的名字改为了甄志丙。

  因为神雕侠侣中有尹志平玷污小龙女清白的情节,是尹志平一生的道德污点,而历史上真有尹志平其人,在道教中德高望重。所以,金庸先生为了尊重道教,尊重古人,金庸因此在新修版里将尹志平改为一个虚构的名字——甄志丙。

  尹志平(1169~1251)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金明昌二年(1191),拜丘处机为师。后住潍州(今山东潍坊市)之玉清观,主盟齐东者二十年。元太祖十五年(1220),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甄志丙为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人物之一。全真教丘处机的大弟子,曾奉师命去蒙古给郭靖的师父——江南七侠送信,并试探郭靖的武功。后来在《神雕侠侣》中因暗恋小龙女,趁小龙女的穴道受欧阳锋所制,又错认他为杨过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行为。最后心甘情愿死在了小龙女的剑下。

 两者是同一个人。在新修版之前,一直都是叫尹志平。在新修版中,金庸将尹志平的名字改为了甄志丙。

  因为神雕侠侣中有尹志平玷污小龙女清白的情节,是尹志平一生的道德污点,而历史上真有尹志平其人,在道教中德高望重。所以,为了尊重道教,尊重古人,金庸在新修版里将尹志平改为一个虚构的名字——甄志丙。

在本书原版,全真教中对小龙女倾倒之年轻道人本写作尹志平。但尹志平真有其人,道号“清和真人”,乃丘处机之徒,后曾任全真教掌教,将其写得品行不堪,有损先贤形象,故在第三版改名“甄志丙”,声音相似而实无其人,纯属虚构。

回答(2):

我们知道尹志平这个人做错一件事情,那就是玷污小龙女的清白,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尹志平并不是这样,尹志平确实是丘处机的弟子,但是他为人正直,追随丘处机见过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后来一直致力于全真道教建设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尹志平一生具有很强的传奇色彩,是全真道教的代表人物之一。

所以尹志平是一个好人,是一个正直的得道之人,也因为如此金庸老先生在新修版里面,彻底的将尹志平改为一个虚构的名字甄志丙。金庸老先生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尊重道教,尊重古人,避免继续出现误会。因此大家不难看出,《神雕侠侣》中尹志平和甄志丙没有关系,只是为了尊重古人,还原历史,做出的名字改变而已。

尹志平(1169~1251)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金明昌二年(1191),拜丘处机为师。后住潍州(今山东潍坊市)之玉清观,主盟齐东者二十年。元太祖十五年(1220),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甄志丙为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人物之一。全真教丘处机的大弟子,曾奉师命去蒙古给郭靖的师父——江南七侠送信,并试探郭靖的武功。后来在《神雕侠侣》中因暗恋小龙女,趁小龙女的穴道受欧阳锋所制,又错认他为杨过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行为。最后心甘情愿死在了小龙女的剑下。

回答(3):

 张纪中在向本报记者介绍此次开机仪式时说:“开机前几场戏登场的是杨过、小龙女、赵致敬、甄志丙。”记者随即提出,甄志丙在金庸武侠原著中似乎未被提及,不知是何人。对此,张纪中解释道,甄志丙就是原著里的全真教道士尹志平,这次改名是金庸特别向他提出的。因为在历史上确有尹志平其人,而且据查证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士,但是,在武侠小说中,尹志平并非正面人物。为避免对古人产生不好的影响,于是金庸要求在新版《神雕侠侣》中将尹志平改名为甄志丙。历史上真有尹志平这个人,尹志平(1169年-1251年),字太和,山东掖县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年十四遇马钰,弃家入道。又参丘处机于栖霞,尽得丘之“玄妙”。此后,又问《易》于郝大通,受箓法于王处一。随丘处机西行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丘处机遗命尹志平嗣教。掌教期间,受到蒙古大汗窝阔台支持,全真道发展非常兴盛。1238年将掌教传给李志常,归隐于大房山之清和宫。尹志平著作有《葆光集》,弟子段志坚收其讲论为《北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