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该怎么正确看待加入所谓的“南京都市圈”,抛砖引玉!!!!

2025-05-18 20:01:1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现阶段,扬州似乎已经习惯于被人称呼为“南京都市圈”内城市了,也似乎很习惯坐稳都市圈区域副中心城市这把交椅!我称这种所谓的“融合”为“加入别人俱乐部”,既然靠上了南京这个大佬,许多人认为从此可以行得“万年船”,心安理得作我的小家碧玉的“小江南”!诚然,在扬州现阶段经济总量不高,人民生活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认同一个经济“领头羊”,融合入一定的区域文化,这样看现阶段扬州积极加入南京都市圈的行为无可厚非。   但我们仔细想想,此为长久之计吗??笔者认为,扬州的远景不应该只安于做一个区域副中心城市,以后扬州的发展要做单独的一极,与南京等周边城市的关系也要从“加入”转变成相当经济实力城市的“联合”。 在当今中国,此项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广东的佛山,早在2000年的时候,广东也象江苏一样,想在广东省内做大做强几个强经济区域,其中在谈到广州都市圈的时候,佛山的定位明确的是“广州的卫星城市──经济社会的各项发展要服务于广州都市圈的总体要求”。诸君请看,当时佛山的形势与扬州何其象也!! 当时,佛山也暂时服从了省政府的规划要求,但“求变”的脚步却一直没有减慢,因为,佛山知道,这种似乎于行政命令的规划要求,在总体上似乎遵循着“强带弱快带慢”这一真理!但在今后的发展上,区域中心城市的“长官”意志的弊端和城市经营的“马太效应”会逐步显现。佛山人不甘于作从属地位,所以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借行政区划的春风,将原南海,顺德等四个县级市一下子改为了市辖区,市区的面积大大增加.首先在区划面积上就可以和广州叫板,再加上原先的南海,顺德等地人均gdp高,使得在统计佛山城市人口gdp时大为沾光。佛山在求变,使得省政府的发展计划也在做相应的改动,果然,到了2002年时候,所有媒体、政府机构都不再谈什么“广州都市圈”,而改变了说法,成为了“广佛都市群”,不要小看这个称谓的变动,这却标志着佛山在城市地位,发展前景上已经和广州平起平坐了,一个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在平等的基础上相联合,佛山教会了我们怎样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在转到扬州,现在的扬州还不具备和南京叫平等的时候,加入别人的俱乐部,看别人眼色行事带来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我们知道扬州还没强大到去做单独一极的时候,但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清楚地看到从属的后果是优势项目的沦丧和弱势项目的进一步沦落!我不惮于用最坏的眼光去看待南京老大哥,但南京商家大肆瓜分镇江商业领域的现状想必大家都看到了。   但在欣喜中看到,扬州建立现代滨江大城市的步伐没有改变,我建议在大力发展扬州优势产业的同时,弱项包括没有的项目也要适当发展.当然政府对此要加以扶持和鼓励,我们的行政区划也要再进一步调整,仪征、江都设区,扩大扬州市区面积和人口刻不容缓,在江苏三大都市圈中,扬州最终希望的是形成象“苏锡常都市圈”那样的“宁镇扬都市圈”而不是现在“南京都市圈”,首先我申明我不是在搞对抗,敌视南京,拒绝南京经济对扬州的辐射,而是我觉得在当今社会平等主体间的合作联合确确实实好于“一人出头,众人俯首”,怎样去争得平等的地位,我想全凭我们在座各位扬州同仁的努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