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详细解释一下

2025-02-09 07:25:0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
  中。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
  仁者寿。”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
  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
  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
  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聪明人和水一样
  随机应变,常常能够明察事物的发展,“明事物之万化,亦与之万化”,
  而不固守一成不变的某种标准或规则,因此能破除愚昧和困危,取得
  成功,即便不能成功,也能随遇而安,寻求另外的发展,所以,他们
  总是活跃的、乐观的。仁爱之人则和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
  在的事物所动摇,他们以爱待人、待物,像群山一样向万物张开双臂,
  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
  以能够长寿。

  智、仁、勇是儒家人格的最高理想。勇是智和仁的结果。像山一
  样坚忍不拔,像水一样勇往直前,这就是一个崇高的人,一个有价值
  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长寿的人。直到现在,爱山、爱水,以山
  和水为自己人生的楷模仍然是我,也是许多中国人的最高追求。
  参考资料:http://hfbz.com/banji/xuesh/zhxj/sw22.html

回答(2):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几乎是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当时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其意思是说,仁爱之人像山一样平静,一样稳定,不为外在的事物所动摇。在儒家看来,自然万物应该和谐共处。作为自然的产物,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另一理解为“智者乐,水”——智者之乐,就像流水一样,阅尽世间万物、悠然、淡泊。“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就像大山一样,岿然矗立、崇高、安宁。

回答(3):

《论语》经典,人生智慧之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