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我县山区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让受灾群众顺利开展灾后重建和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县政协组织调查组,针对山区遭灾后群众生存环境损坏严重,在原址无法实施重建这一问题,先后到国土部门、移民办以及山区乡镇,听取情况介绍,分析探讨对策措施,经整理后提出以下意见。
一、就近异地安置开展重建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一是实施异地安置要坚持以下原则,即自力更生、统一规划、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合理避害、环境适宜,方便生活的原则,根据地质环境安全,水、土资源保障,生活环境具备等要素,分轻重缓急逐步组织实现,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二是在全县范围应当确定异地安置的条件:条件内容主要包括群众生产生活设施地震后遭到全面毁坏,丧失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失去生存发展基础,基本公共资源服务难以覆盖的高山地区。三是坚持就地就近的安置方式。灾后永久性安置必须是环境容量许可、水土资源保障,能满足农户生产生活需要,具有带动安置农户发展经济、不断增收致富的产业条件。主要采取以下安置形式。首先,坚持以组内安置为主。采取这种方式通过群众一事一议办法,确定受灾群众避险重建,方便组内搞好规划,调整承包地和宅基地。其次,坚持以村为单位组织农民异地重建。在目前受灾农户已经临时安置好后,乡镇政府就应当抽出力量,对地震后自然环境损毁特严重的村加强指导,制定避险重建规划,在本村范围内进行异地(跨组)重建。三是在本乡镇范围内异地安置重建。在村范围内异地重建难以解决的永久性安置,涉及的乡镇应及早研究规划,在本镇辖区安排。四是投亲靠友安置。五是产业安置。主要依托城镇工业集中区、信息、技术、市场优势,以及集镇发展趋势,通过从事二三产业,劳务输出规划安置受灾农户。
二、就地就近异地安置的主要政策措施
采取就地就近异地安置受灾农户,涉及许多实际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政策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作保证,农户就近就地异地灾后重建就难推行,遭灾特重的部分农民群众在一定时期内难安居乐业,新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而发生,这给我县整体灾后重建和恢复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因此,对于部分地方客观存在原址难以重建家园的问题,必须正视和高度重视,列入重要灾后重建工作内容。过细研究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重建和恢复发展。
1、就近就地重建家园的用地问题。据座谈了解,一致认为要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主要反映出以下四种意见。一是认真贯彻推行这次地震后国家和省、市已经出台的支持政策。二是组内调整的,采取一事一议来讨论宅基地协调解决办法。三是在村范围内异地安置,比如甲组需要到乙组用地建房,可用灾民原有承包耕地或山林与迁入地调换解决。四是在本乡镇范围内异地安置的也可参照此法或其它办法。五是除本地内调剂解决外,在乡镇、村范围内异地安置使用宅基地,可按征地政策执行。相对于迁入地,按移民政策对迁出迁入地执行,同时,对于符合生态移民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相关政策的也应认真执行相关补助政策。
2、就地就近异地安置的前提是解决最基本的基础条件。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水、电保障。据目前广大山区乡镇反映,特别是高川、茶坪、桑枣、沸水、雎水等乡镇,山区农户绝大多数愿回去;但因道路、饮水、用电尚未全部恢复。因此,重建家园困难重重。因此,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除了抓好临时安置,还要组织力量和资金,确保路通、有电、有水吃。
3、严格掌控建材价格。我县遭受特大地震后,广大农村农户灾后重建永久性住房,集镇建设工程量大,需要的建材量大。而我县生产建材能力又小,目前市场上已经呈现物以稀为贵现象,比如水泥、砖瓦、沙石、钢材等大宗建材等价格上涨幅度大。特别是大山地区灾后重建运输成本增加更大,如果这次国家补助资金户平2万元相当部分流向涨价上去,对灾区群众建永久性住房积极性将会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一方面对企业组织生产供应灾后重建所需大量产品,给予相关税收优惠和供电支持,一方面分县内县外销售,对销县内的可以确定限价,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迁出农民建房自采沙石和自制砖瓦应当报经乡镇和有关部门后,提供方便并免收有关费用。
4、对于山区异地安置农户建房占用林地林木补偿、植被恢复等费。建设部门无偿提供房屋设计样式,免收和优惠相关费用。
5、山区农民异地安置建房需用木材的,由本人提出申请,逐级上报经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使用自用林采伐限额指标,在指定山林采伐,并免收各种税费。
6、坚持科技引路,培育产业,促进发展。所在乡镇,应当围绕调整结构,发展产业为主题,抓好科技知识培训,争取农业项目支持,培育主导产业,变当地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注重与特色农业、旅游开发,城镇工业发展,新农村规划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异地安置农户劳力转移,更新生产经营方式,从而实现安得下、稳得住,快发展的目标。
7、明确责任,强化管理。就地就近异地安置工作是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协调难度大、工作任务重的一项重要内容,乡镇和村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层层确定责任人,负责异地安置工作。从制定方案,落实相关政策,安置建房选点、质量监管,督查及检查验收等,每个环节务求落实,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组成专门协调机构,明确分管领导牵头抓就地就近异地安置,上下一心,扎实有效,加快灾后重建美好家园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