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具的设计越来越简单,感觉都没啥设计了?

2025-05-16 03:56: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总体而言,现在是一个信息过载与信息焦虑的时代。

现代人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早不是智能手机到来之前的人们,所能想象的节奏和状态。

人一睁开眼,就要阅读信息,这就是信息焦虑。假如你在厕所,而恰好你没有手机在身旁,也许你会拿着牙膏盒子和洗发说看上面无聊的说明。这是罗振宇在一次演讲当,举例提到的信息焦虑症状,想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说到底就是人们希望永远在线实时更新。

而各类的媒体客户端,通过文字图片视频,提供的信息早已远远超过一个人的承载能力。信息焦虑让人们求新求快,信息过载则又反过来让人们求简,并且开始讨厌一些附加的无用信息的打扰。这种厌烦情绪,其实不太容易被察觉,但潜移默化发生着重大影响。

我曾经有过一台ipone4s,那个是苹果图标还是这样的。

图标还有点立体的感觉,妥妥的拟物设计,这种风格一直延续到ios6

而到了ios7,突然就扁平了

当时因为乔老爷仙去,很乔老爷拥趸和卫道士,大肆批判这种扁平化对于那种朴素的可爱的拟物的审美破坏。

但实际上,苹果显然不是傻子,也不太可能是在乔老爷去世才想起来搞离经叛道的扁平,而是源于苹果对于信息过载和信息焦虑下的一种敏感的改变。

而国内,号称要收购苹果的罗永浩,则强硬的拒绝那种在他看来是跟风的扁平化潮流,在每年的相声大会上,老罗都会自我感动的,吹嘘锤子手机拟物的logo设计

单独把哪个icon拿出来,锤子的设计确实都很精致,妥妥的文艺味道:老的固定电话,唱片机,打字机,计算器,商店,日历,便签??

但这种自我感动,是无法改变大家面临的信息焦虑与信息过载,因为人根本没时间去欣赏那个小唱片的转动,没兴趣了解老计算器什么样子??

这相当于在日用之道上,给使用者增加了一种信息负担,人们需要的符号化的简单的抽象的知道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的,仅此而已。甲骨文里很多文字比我们现代的字更像那个东西本身,这并不能说甲骨文的审美更符合审美。

我做实木家具订制,显然也感受到了这个潮流。早年,我跟随老爸,在北京维修古典家具,接触到的大多数是明清家具,及到后来接触新式的实木家具,完整了经历了类似这样的审美变化。

应该说古典家具,包括欧洲的古典家具,早期都以复杂的工艺造型取胜,用材用料上的讲究不说,光在曲线与雕刻上,也是不厌其烦

因为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信息总体上是比较短缺的,所以需要在这些日常之物上做表达,不管是家具装饰还是瓷器,这到反衬出,宋代的审美真的是超越时空。这里可以diss下弹幕狂魔乾隆大帝

结合现代客户的审美对比,就算拿明式家具,也可以感受到这种变化

而中国

比如这个经典的霸王杖桌案

已经算是古典家具中最简洁的了,但是腿肩面,依然有着曲线的设计与安排。再看我厂卖的最好的罗胖桌,桌面与桌腿融合一体,很想一体成型,边角圆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很多业主选择这个桌子就是,我只是需要一个桌子,不需要任何多余的东西。

柜子也一样

而现在流行则是尽量少的信息表达,如果能全平面就全平面

不能全平面的话要更少语言

过去,人特别喜欢说设计感,设计感=审美和高级感,我看过两个较为高档的国外品牌的家具,都可以说以设计制胜。

下面两个是polifirm的这个电视柜和书柜,合成板材,价格都在20万左右

你们能看到设计感吗?

而这个team7的实木桌子,则“设计感”十足,尤其是腿部,价格也很贵,打折的时候5万多

我现场使用来看见,我觉得非常不好用。为什么?因为这个设计感,主要体现在桌子腿,这个桌子伸不开腿,随便动一下,腿就被磕的生疼,椅子也放不进去。

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在家具上表达太多的心思,用户的耐心越来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客户当中,选择越来越简单的家具都原因,比如这个箱体床,床头极为简单,没有人和造型,但却是客户选择最多的

我服务过1000多个家庭,订制的家具很多了,犹如UI风格从拟物到扁平,家具的订制也同样需要直指目标,简洁的顺眼的达到我的目标,所谓简介就是不要多余的内容,所谓顺眼,就是不造成视觉上的信息压力。

不信大家看看身边,大部分事情都在符号化抽象化,logo如此

产品也如此,宝马3系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