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里的吴起立信文言文翻译

2025-02-17 05:00:3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吴起立信》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

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吴起立信》原文:

曩(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扩展资料:

吴起一生侍奉过鲁、魏、楚三个国家,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政治及军事上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后世把他和孙武并称为“孙吴”且把《吴子》、《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吴起乃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与孙武齐名。

他很有治军才能,喜好用兵。起初,吴起为鲁国将领,因遭到猜忌而投奔了魏国,魏文侯任命他为西河(今陕西合阳一带)守将,兵如子以抗拒秦国与韩国。

吴起以善于用兵而闻名于诸侯,最重起成功要的是他能爱兵如子,与将士同甘共苦。他做将军时与最下层的士卒穿一样衣服,吃同样的饭菜,睡觉的时候从来不铺席子,行军的时候从来不骑马坐车。他还亲自背干粮,和士卒们共同承担劳苦的工作。

吴起治军严谨,主张严刑明赏,更善于鼓舞士兵的士气。公元前389年,秦国调集50万大军攻打河西,在要塞是另晋(今陕西华县东)布下营垒,形势危急。

吴起率领支精兵驻守在河西,当时他请魏武侯举行庆功会,提议让立了大功的将士坐前排,可以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立了次等功将士坐中排,贵重餐具数量适当减少;而无功将士坐后排,不得使用贵重餐具。

宴会结束后,吴起还在营门赏赐有功者将士的父母妻儿,及战死将士的家属,也派使者慰问。此法一行,魏军立即有数万名士兵自动穿上盔甲,要求作战。而吴起挑选5万名没有立过战功的人作为步兵,由他亲自率领去反击秦军。

魏军与秦军在阴晋展开决战,结果魏军个个奋勇杀敌,以一敌十,最终将50万秦军杀得大败,取得辉煌战绩。通过吴起的数年经营,魏国牢牢控制了河西地区。

后来,吴起到楚国帮楚悼王实行政治、军事变法,也取得了很大的政绩。他将自己多年指导战争的经验,整理成为军事理论,写成(吴起》一书,流传后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起守信

回答(2):

译文
从前吴起出去遇到了老朋友,就留住他吃饭。老友说:“好。”吴起说:“我等待您一起吃饭。”老朋友到了傍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待他。第二天早晨,(吴起)派人去找老朋友,老朋友来了,他才和老朋友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朋友的原因是担心自己不用讲信用。他这样守信,应该就是他能使军队信服的原因吧。想要使三军信服,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曩(昔)(13)吴起(17)出遇故(9)人,而止(12)之食(10)。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1)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2)人求(14)故人。故人来,方(3)与之(4)食。起之不食(19)以俟(5)者,恐(6)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11)若此,宜其能服(15)三军欤?欲(18)服三军,非信(8)不可(7)也! (16)
解释
加点字词
1 暮:傍晚
2 令:派、使、让
3 方:才
4 之:代词,代“老友”
5 俟(sì):等待
6 恐:恐怕,担心
7可:行
8信:信用
9 故:旧的,原来的
10 食:吃
11 信:诚信
12 止:留住
13昔:以前
14求:寻找
15服:使------信服(使动用)
16 非信不可也信:守信,讲信用
17.吴起: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
18.欤:语气词,吧
19.其:他,指吴起
20.宜:应该
21.为:坚守
理解
问:《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答: 体现了吴起守信、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中心启发:启发我们要为人要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

回答(3):

494841910401619484946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