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着我们学校的商报小记者来到恐龙化石博物馆。因为我还没有见过真的化石,所以在外面排队时候我就兴奋不已。我们走进博物馆,首先展现在我眼前的是鱼龙的化石,这种2亿多年前的生物,长16米,这是一对母子龙。然后我看见了海百合的化石,海百合的样子好像植物,其实是动物化石,那海百合好像长在水底,而且嘴一张一合,等微生物来了它就吃,时间长了,眼睛就退化了。我还看见了齿头、周氏墨鱼龙、海龙……的化石,这些化石形状各异,而且越古老的化石样子就越简单。这些化石都是很珍贵的哟!可以帮人们探索古老的秘密。最奇怪的要属眼球化石了,听说全世界只有一个眼球化石。讲解员说:“眼球是肉,而且有水,动物死后,眼球会腐烂,但是这个眼球能留下来,至今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推想是这样的:在很早以前,地球上是一片冰山,然后变成了海洋,那时候它就被冰雪覆盖,保存下来了。过了几年,忽然发生一场地震,就把它埋起来了,又过了几年,那里变成平地或山,科学家发现了它。博物馆里的化石又多又奇妙。今天能见到化石真高兴啊!
去年十一期间,学校组织我们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一大早,我们在博物馆前的广场上集合,广场上有恐龙模型,还有猛犸象的巨幅海报,同学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都想先睹为快。 我们先参观一层北侧的“古哺乳动物厅”。厅内正中有一组动物骨骼化石,最高最醒目的是“天山副巨犀”,也叫“吐鲁番巨犀”,它可是目前陆地上曾经生活过的最大的哺乳动物。 猛犸象背上的毛有一米多厚;还有铲齿兽,它的下巴上长了一个像大铲子似的东西,特别坚硬,看起来十分凶恶,可是讲解员告诉我们:不能光靠外表来判断动物哦,别看铲齿兽长得这么凶狠,它可是食藻类动物呢!我们只知道不能以貌取人,看来也不能以貌取“物”啊! 接着,我们参观了“动物之美”。据介绍是美国慈善家肯尼斯·贝林捐赠的世界动物标本展,这里有许多珍稀动物、已经灭绝和濒危动物的标本,它们一个个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激发了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最后,我们参观了人与自然展厅,这里展示了人体塑化标本和器官标本,从婴儿的发育过程、人体各部位解剖、各种疾病器官到各神经部位等都有详细的展示和说明。 参观结束后,我们还为随行的家长表演了节目,感谢爸爸妈妈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这次参观我获益匪浅,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我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