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有色
yǒu shēng yǒu sè
【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出处】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着笔耶?”
【结构】联合式。
【用法】形容说话动听;表演;作文生动精彩、形象鲜明。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正音】色;不能读作“sǎi”。
【辨形】声;不能写作“生”。
【近义词】绘声绘色
【反义词】无声无息
【辨析】~和“跃然纸上”;都含有形象鲜明、十分生动的意思。但~偏重在“声音、色泽”;形容叙述、描绘或表演得生动精彩;“跃然纸上”;偏重“呈现在纸上”;形容绘画;描写得生动、形象逼真。
【例句】老师讲得~;可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
[释义] 障:遮;挡;泰山:在山东省境内。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高大的泰山也看不见了。比喻被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事物的本质。
[语出] 《鹖(hé)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正音] 障;不能读作“zhānɡ”;见;不能读作“xiàn”。
[辨形] 障;不能写作“章”。
[用法] 用作贬义。“一叶障目”可单用。一般作宾语。
气贯长虹(满意的话,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