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兹将军到达珍珠港后,马上亲自组织制定了代号为“征粮者战役”的马里亚纳作战计划,并将D日(登陆日)定在6月15日。
为保证“征粮者战役”的顺利进行,尼米兹将军在战前积极进行了各项战役准备。在马绍尔群岛扩建和新建的海空军基地,集中了尽可能多的兵力:登陆兵力12万多人,支援作战的舰只640余艘,其中仅米切尔海军中将的第58快速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就有各型舰只90余艘,轻重航空母舰15艘,作战飞机956架。这样,再加上第7航空队的岸基飞机620架,就有将近1600架作战飞机。
1944年6月6日清晨,几乎和盟军在欧洲开始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登陆战——诺曼底登陆战发起的同一时刻,在中太平洋上,尼米兹将军麾下气势不凡的第5舰队,以米切尔中将庞大的第58特混舰队为开路先锋,从马绍尔群岛出航了。紧接着,500余艘各型舰船,载运着4个半加强师,总计12万余人及大量作战武器,也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杀向马里亚纳。
就这样,日美双方共有近3000架飞机、21艘航空母舰及近千艘各型战舰,一起劈波斩浪,杀气腾腾地向马里亚纳海域汇集而来,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航空母舰大战就要爆发了。
1944年6月12日至14日,为保证登陆部队顺利上岸,美军第58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在关岛以东170海里的海面上,出动了208架“恶妇”式战斗机和240架舰载轰炸机,对塞班岛、提尼安岛和关岛等日军基地和机场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使日军岸基航空兵遭到了沉重打击。据不完全统计,日军仅飞机就损失500余架,一下子就使第61航空战队的战力损失过半,这就为美军下一步的登陆和海战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6月15日清晨,就在丰田副武海军大将下达发动“阿”号作战令的同时,美海军陆战队指挥官史密斯中将指挥两个师共计2万余人,于8时30分开始了对塞班岛的大举登陆,与守岛日军展开了殊死拼杀。
此时,正在指挥日军第一机动舰队向马里亚纳进击的小泽治三郎中将,闻此消息更是心急如焚,赶紧命令舰队全速前进。
小泽舰队正向马里亚纳开来的消息,正是美国人盼望已久的。因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早就想同日军航空母舰舰队一决雌雄,想不到这一次它们竟然倾巢出动了。
真是冤家路窄,当年参加偷袭珍珠港的“翔鹤”号和“瑞鹤”号航空母舰也随小泽出动了,它们企图再展当年的辉煌。但是,小泽的第1机动舰队只有各型舰载机400余架,而其主要对手米切尔的第58特混舰队共有各型飞机900多架。小泽的兵力明显处在劣势,但小泽认为形势比较有利。小泽预计,战斗将会在关岛附近海域日军岸基飞机的作战半径之内、美军飞机的作战半径以外的海域展开。这就是说,他可以攻击美国人的航空母舰,同时又能使自己的舰队处在美机的攻击距离之外。另外,还有一点对他有利的是,他不用像美军那样去保护登陆的滩头阵地。
这次的战阵布局与两年前的中途岛海空战非常相似,只是在角色上打了个颠倒。中途岛是日军入侵,美国人严阵以待;而马里亚纳则是美国人进攻,日本人防守。两次唯一的相同之处则都是以日本人失败告终。
当尼米兹将军得知日军航空母舰中有3年前偷袭珍珠港的“翔鹤”号和“瑞鹤”号时,眉开眼笑地对一位参谋说道:“你赶快把电报拍给斯普鲁恩斯将军和米切尔将军,通知他们,这次海空战只要一打响,就不要放跑我们的死对头。”
“死对头?”参谋不解地问道。
“是的,日军的航空母舰‘翔鹤’号和‘瑞鹤’号。”
“是,将军,我立即发报。”
“告诉他们,我希望几天后就能收到他们击沉这两艘航空母舰的告捷电报。欧洲的盟军已经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了,这是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创举。我们太平洋舰队也不能比他们逊色。打好马里亚纳群岛这最后一次大海空战,回头我邀请在这次大海空战中有功的官兵们,到东京去共进午餐。这些话请你都写在电文里。”
“是,将军。”
1944年6月17日,收到尼米兹上将的电报后,美军中太平洋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将军立即向米切尔将军下达了作战命令:“我航空兵力首先应摧毁敌航空母舰,然后攻击敌战列舰和巡洋舰,使其减速或丧失战斗力。以后,如敌继续求战,战列舰编队应以舰队行动歼灭敌舰队;如敌人撤退,则击沉其掉队或受伤的军舰。对敌作战,必须全力发动猛烈攻击,务求全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