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的面前有两条路,你选则左边还是右边?心理学分析,详细些。

2025-05-13 12:55:2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知觉生长模型》认为走那条路都是一种行为,尽管行为现象背后的具体因素很复杂,但主要还是离不开以下几种主要类型,简述如下:
1、由条件反射或习惯性神经线路控制。例如小明上学路上,走惯了,他会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走上上学校的那条路。
2、由人脑知识结构上当前的优势兴奋中心决定。例如上学路上,小明突然看见家里的小狗在另一条路上,随后产生了担忧,担忧小狗不见了。这就是当前的优势兴奋中心,它产生了寻回小狗的决定,随后,实施决策的结果就是:他走上了另一条不是上学的路。
3、由人脑知识结构上当前的思考结果决定。人类思考问题时,可以有多个参考系给予参考,思考结果(即决策)是权衡利弊的结果,这个结果决定人当前的行为表现。例如寻回小狗的想法、担心上课迟到的想法、担心自己追狗或不追狗行为是否明智的想法等等,都是当前思维中的参考系。在这个事例中,他可以做出的决策主要有:(1)自己追狗,迟到也没办法了。(2)不追狗,希望它会回家。(3)它真走掉了,再带狗妈妈去找它,现在上学。(4)打电话叫别人帮忙,自己上课。等等。总之,当前的思考结果决定行为。
4、由既定的“任务”控制。人脑可以将兴奋能量贮存在既定的“任务”的脑区,它控制着人的行为,让人有目的、有任务地工作和生活。例如今天是星期天,他约定与同学去游泳,于是,今天走的路无论是否上学的哪条路,都不是由上述因素决定的,它由“任务”决定。

回答(2):

我会走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