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阳最终会变成黑洞

为什么太阳最终会变成黑洞
2025-05-19 00:10:59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起初,大量气体(绝大部分为氢)受自身引力吸引坍缩成恒星,当它坍缩时,气体原子越来越频繁的相撞(并且速度越来越高),使气体温度越来越高,则分子热运动加剧,氢原子以极高的速度相撞,惊人的速度使它们相撞时不是再弹开而是聚合形成氦。如同氢弹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热,极高的温度使气体压力升高,达到与引力的平衡点(即既不受引力影响继续坍缩,也不因气压耳向外扩张),然而,随着燃料的消耗,所能提供的热越来越少,逐渐对抗不了引力,于是恒星开始继续坍缩(不要以为恒星初始燃料越多,它活的时间就越长哦,因为恒星质量越大,引力就越大,对抗引力所需的热量就越多,消耗就越快,我们的太阳还可以再活50亿年,尔有些大恒星可以在1亿年内消耗掉同样的热量)。如果一个恒星的质量小于昌德拉塞卡极限(如太阳,昌德拉塞卡极限是太阳质量的一倍半,低于昌德拉塞卡极限则不会坍缩成为黑洞,超过则会。昌德拉塞卡极限是于1928年一位印度研究生昌德拉塞卡计算出来的)就不会坍缩成为黑洞,所以我们的太阳是不会成为黑洞的!
本段是由本人从史蒂芬霍金所著的时间简史中归纳出来的,并不是本人解释的!

回答(2):

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
星。而根据科学家的计算,中子星的总质量不能大于三倍太阳的质量。如果超过
了这个值,那么将再没有什么力能与自身重力相抗衡了,从而引发另一次大坍缩。

太阳变不了黑洞,也到不了白矮星

约40亿年后,太阳会应压力而膨胀崩溃,其边缘刚好漫过地球...

到时候地球就没了...哎



原因:太阳的氢聚变活动把大量氢转变为氦后,氦又会继续聚变,最后太阳因承受不料氦聚变产生的压力,嘣!爆了...

回答(3):

看下,宇宙的起源视频就大约知道了。要说出里面的过程,还是非常复杂,不外出核反应的减少,发热发光的减少,原子密度加大,引力的加大。推存宇宙大爆炸里的讲述!

回答(4):

太阳的质量没有达到昌德拉塞卡极限,不可能演化为黑洞。

回答(5):

当恒星内部核聚变燃料用光了,内外受力不平衡,质量大的爆发成超新星,然后演化成中子星或者黑洞。质量小的形成行星状星云,然后演化成白矮星,最后变成黑矮星。
太阳的质量较小,不足以爆发成超新星,所以它膨胀成红巨星以后,大概维持10亿年,形成行星状星云,然后演化成白矮星,最后变成黑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