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眼对绿色最敏感?

2025-05-14 19:13:3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因为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

扩展资料:

据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事实上,人眼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灵巧、维妙传神的光学系统,是人类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漫长进化的一个结果。

宇宙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包括了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的很宽范围。但地球大气层仅留下两个“天窗”,一个是波长在0.39~0.76μm 的光学窗口(或称可见光窗口),另一个是波长在1mm~10m左右的射电窗口。

而太阳,除了发出可见光之外,其它波段的电磁辐射则基本上被地球大气全部吸收。既然它们不能“参与”照明,那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眼也就没有必要再为它们“设置”感光细胞了。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眼能够感受的所谓的“可见光”是在这样的一个波段(390nm~760nm),而不是其它波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眼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谱光视效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绿色

回答(2):

绿色作为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是三原色之一,光波长在520–570nm之间,绿色光在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是人眼最敏感的色彩频率范围,简单地说就是,人眼容易捕捉到绿色。

1924年,cie(国际照明委员会)组织会议定义人眼对光平均响应值,从此光度测量学就成为一门现代学科。该委员会抽样测试了大量人群,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明视(photopic)曲线。该曲线表明人眼对绿光反应最敏感,对紫光和红光则反应较弱。

扩展资料:

绿色护眼原理

确实,绿色光处于可见光谱的中心位置,处于人眼最敏感的色彩频率范围内。另外色彩心理学认为,绿色能够让人感到舒适与平静。但是这些都不足以用来说明绿色能保护视力,也没有相关的研究支持这一点。

事实上,真正保护眼睛的是“距离”。我们看远,向远处对焦这一动作使紧张的睫状肌得到放松,而且暂时脱离了工作娱乐的专注状态,眨眼次数恢复正常,眼睛能得到足够的泪液滋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视

回答(3):

我感觉我对红色更敏感啊 ~

回答(4):

有这种说法么?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