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在明末的时候选择通敌,主要是因为当时后金可以给晋商们极大的利益。商人当时为了能够赚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就弃国家利益于不顾。
当时晋商之所以能够兴起主要是因为当时山西拥有非常多的矿产资源。所以当时山西的商人们就依靠这些矿产资源选择来到全国各地选择变卖这些矿产,渐渐地他们就逐渐发展起来了。由于当时山西的人口非常的多,所以晋商当时的规模也是比较庞大的。
商人从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为自己谋取暴利。因为当初这些晋商支援过朱元璋,所以在明中期之后晋商就获得了贩卖食盐的权利。而晋商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也越来越大。
当时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他们的物资是非常匮乏的所以他们非常需要当时南方的这些物资。在后金刚刚崛起的时候,那时候他们的人数还是比较少的,而努尔哈赤的势力根本对当时的明朝造成不了一点的威胁。努尔哈赤想要发展起来就需要大量的物资,而当时正是晋商给了努尔哈赤大量的物资让他逐渐发展起来的。那些晋商为了自己可以牟利,不但提供后金大量的战略物资还把当时明朝的各个关卡地图都给了后金。这无疑是一种通敌的行为但是商人就是为了获取自己自身利益的,当时他们并没有感觉国家的利益对他们来说有多重要。
晋商,中国三大商帮之一,晋商与潮商,徽商,统称为中国三大商帮。
传统意义上的晋商指山西商人,晋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笔墨,还留下过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都是晋商所留。
晋商之所以能够兴起,还要从明朝的开中制说起,晋商在明朝时期发扬光大,山西坐拥无数矿产资源,本来就给山西商人提供了肥沃的发展土壤,而因为山西地区人口密集,许多人只能以外出经商谋生,晋商遍布全国。
晋商的风光事不少,但晋商的污点也是不少的,今天要说的,就是晋商在明末清初干的那些肮脏勾当。
众所周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的本性就是牟取暴利,朱元璋时期,晋商因为资助过朱元璋,所以在明中期以后,开中制下,晋商得到了贩卖食盐的权力,朱元璋的投桃报李,换来了晋商的一时繁荣。
晋商不愧是一群商人,山西为明朝边关地区,明朝对北方的蒙古人十分谨慎,蒙古人几乎不能翻身,明朝贵族始终把持着边关地区,不给北方的蒙古人任何可乘之机,不让边境地区的商人与蒙古人互通往来。
要知道,对于北方的少数民族来说,来自南方的物资是非常重要的,北方气候恶劣,少数民族常年以畜牧业为主,这种经济模式最大的坏处就是北方少数民族在其他方面的物资十分匮乏,而且北方气候条件恶劣,如果冬天再爆发一场暴风雪,一个部落的人甚至都要全部冻死。
要知道,后金在崛起的时候,人数还是比较少的,努尔哈赤,本来还只是明朝政府在北方设置的一个小小官员,虽然明朝对东北的控制力不强,但努尔哈赤确实本不应该有反抗大明统治的实力。
努尔哈赤带领的女真族人,在东北地区,真的除了东北地区的少部分特产以外再没有什么资源,可以说,如果放任他们自生自灭,他们是没有能力威胁到大明统治的。
可就在努尔哈赤需要物资的时候,正是晋商,将大笔的物资送到了女真族,他们并不是平白无故将大笔物资送过去的,女真族人也给了他们相应的回报,可以说,交易的双方,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后金的所有火药和大笔粮食都是晋商提供的,曾经明朝虽然一时间无法抵挡住后金的进攻,但却保持着对后金的经济封锁,晋商帮助他们突破了大明的经济封锁,这才最终导致了后金越发强大。
当然了,帮助后金的不仅仅是晋商,还有国内的一些其他商人,但要说贡献最大者,果然还是晋商,这些商人不顾国家利益,不仅仅是后金稀缺的大量物资,连大明的各道关卡,各地地图,都摸索的一清二楚,更甚至的,连关卡的官员叫什么都知道。
商人的本性就是牟利,后金可以给他们所需要的大量利益,他们自然也会为后金服务,待到清末时期,晋商依旧是大清的有力支持者,当初慈禧被迫西逃,正是乔家在关键时刻给了慈禧需要的大笔钱财,帮助她度过了难关。
不能说晋商做的是否是对的,毕竟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商人以牟利为主是天经地义,但是放在国家大义面前,这就有些值得思考了。
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商帮之一晋商,为何在明末时期通敌,是因为地缘经济的原因,那时晋商的主要根据地是在北方,而在明末的时期北方是最为混乱的
为了金钱------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目着被绞死的危险!
晋商走私粮食兵器到后金一本万利。
为了地位-----士农工商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商人被放最后,是因为古代认为商人是不从事生产的寄生虫,专干投机取巧,舞弊钻营的事,他们唯利是图,道德败坏,代表的是贪婪和欲望,所以必须打压,因此商人被放在最后,有钱也被人瞧不起。
早在明末,一些山西商人即以张家口为基地往返关内外,从事贩贸活动,为满族政权输送物资,甚至传递文书情报。据《清实录》载,天命三年(1618),时有山东、山西、河东、河西、苏杭等处在抚顺贸易者16人,努尔哈赤“皆厚给资费,书七大恨之言,付之遣还”。山西商人在关内外的贸易活动,对后金政权在物资上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后金政权对于山西商人也给予礼遇和重视。清军入关后又充当皇商而获得商业特权,清代又因为清政府代垫和汇兑军协饷等而执金融界牛耳。
为了利益,对于当时的晋商来说,谁能为他们带来利益,谁就是了他们的金主。而且在他们的认知中,他们并不是自卑,他们仅仅只是为了多赚一点点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