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不可以用医保卡。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医疗保险卡是参保人员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的支付凭证,卡内记载了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个人账户资金情况。
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包括:
1.参保人员在定点药店购药;
2.在定点医院门诊就医、治疗时,可用医疗保险卡上个人账户资金支付有关费用(即刷卡),
3.还可用于支付住院费用中个人负担的住院费。
所以,医保卡的使用范围不包括体检费用的支付。
通常情况来说社保卡是不可以用来体检的。不在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的项目。
参保人可以用医保卡挂号体检,如果医保卡有余额的话,也可以用来结算体检费用,但不能报销体检费用,因为它不在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内,所以可以用医保卡余额来支付,但不能报销。
社保卡体检不能报销。
社保卡报销范围及比例:
门诊报销:
门急诊符合社保规定医疗费用每年(1.1-12.31)1800元以上部分,在指定非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将按照50%比例报销,社区按照70%比例报销。
住院报销:
住院,首次住院1300元以上,此后再次住院65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医疗费用按照85%比例报销,30000-40000按照90%比例报销,40000以上按照95%比例报销,最高支付70000元。如果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超过70000元,将按照70%比例报销,社保在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170000元(不含门急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ic)卡。
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人社部表示将用5年左右时间,使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社保卡体检不能报销。
社保卡报销范围及比例:
门诊报销:门急诊符合社保规定医疗费用每年(1.1-12.31)1800元以上部分,在指定非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将按照50%比例报销,社区按照70%比例报销。
住院报销:住院,首次住院1300元以上,此后再次住院650元以上。30000元以下医疗费用按照85%比例报销,30000-40000按照90%比例报销,40000以上按照95%比例报销,最高支付70000元。如果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超过70000元,将按照70%比例报销,社保在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170000元(不含门急诊)。
体检是不在医保范围内的。
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确定,医保不予支付费的非疾病治疗项目类包括:
1、各种美容(生活美容、医学美容)健美项目以及乱非功能性整容,矫形手术等;
2、各种减肥、增胖、增高项目;
3、各种健康体检;
4、各种预防、保健性的诊疗项目;
5、牙科整畸、牙科烤瓷;
6、各种医疗咨询(不含精神科咨询)、医疗鉴定。
医保免责范围:
1、自行就医(未指定医院就医或不办理转诊单)、自购药品、公费医疗规定不能报销的药品和不符合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2、门诊治疗费、出诊费、住院费、伙食费、陪客费、营养费、输血费(有家庭储血者除外,按有关规定报销)、冷暖气费、救护费、特别护理费等其他费用;
3、车祸、打架、自杀、酗酒、工伤事故和医疗事故的医疗费用;
4、矫形、整容、镶牙、假肢、脏器移植、点名手术费、会诊费等;
5、报销范围内,限额以外部分。
扩展资料:
体检入医保,制度设计当审慎人社部2015年统计公报显示,城镇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存6000多亿元,个人账户积累4429亿元,有大量资金沉淀。事实上,很多地方也已探索将个人账户结余用于购买体检服务。
但由于3种基本医保饥饱不均,可能会造成一个家庭内参加居民医保、新农合的成员钱不够用,而参加职工医保的成员钱花不出去的怪现象,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因此,不妨将个人账户改造成家庭健康账户,专门用于补偿家庭成员购买健康体检、疫苗、健身等的支出,全家共济使用,量入为出。如此既不违背基本医保的定位,又能盘活巨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