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1)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把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排出和隔绝氧气.
故填:把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排出和隔绝氧气.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3)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分别是:取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再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没有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并且红色不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时,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接着能使酚酞试液褪色.
故填:取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再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没有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并且红色不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时,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接着能使酚酞试液褪色.
【方案二】
(1)由表中1、3数据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增大几倍,温度就上升几倍,因此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增大2倍时,温度上升2倍,即x=7.
故填:7;
(2)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了实验,实验过程中,因为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温度上升,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会导致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
故填:U形管中左边液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