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孟德性格乖张,仲达只要露出一点想谋反的迹象,孟德就会把他大卸八块,诛灭九族,曹操认为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一直都忌惮他,甚至还提醒过曹丕,一定要防备他。
而仲达面对强大的曹操,实力不如、身份不如、还被防备,说明司马懿一点机会都没有,根本就不可能造反。他在曹操手底下,会一辈子隐藏自己的野心,低调做人,勤勤恳恳的为曹魏卖力。
孟德三国中最成功的一位诸侯,通谋略,善用兵,而且治理国家也有一套,魏国之所以成为最大的诸侯国,跟他治国的政治清明,善于用人有很大的关系。
孟德在世时,当时的仲达只是孟德麾下的主簿,无兵无将,在曹操面前大气都不敢出。为了谢绝孟德的邀请,根本就不敢言语辩驳,只敢装病。可见司马懿不敢得罪曹操。
若孟德在世,仲达根本不敢反叛。因为曹操太强大,他会一辈子对曹操臣服,在曹操的面前,兢兢业业,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
仲达是世家出身,其家族在朝廷有一定的实力。当年曹操出仕,是司马懿的父亲司推荐的。由此可看出,曹家和司马家应该认识,有一定的交情,而司马家比曹家更有势力,才能为曹操推荐。
司马氏是名门望族,而仲达小时候就被传有惊世韬略,就些过往,曹操都是知晓的。他会用司马懿,也会防着司马懿,甚至会防着司马家族。毕竟只要给了他们机会,就会成为魏国的威胁。
想当年东汉末期,诸侯并起,和世家是有很大的关系。曹操虽然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但他对世家子弟并无好感。如果曹操在世,他会一直防着世家,也会一直防着司马懿,司马懿家族不可能染指军权,就没有机会造反。
曹操用人的时候,每次征战,都派的是曹家自己人为主将,其他的将领配合做副将,这一直是曹操的用兵风格。这并不是曹操不给底下人机会,这样做的原因完全是为了保障曹魏权力,抑制外姓大将掌握兵权的机会。
孟德如果在世,不会给机会让仲达染指军权,更不会像曹丕信任司马懿一样,给司马懿做大的机会。司马懿要是无军权,根本就不敢造反。
司马懿之所以能造反,也是因为他有了军权,朝中没人可以抗衡他。如果孟德在世,以他枭雄的性格,司马懿根本就没有机会做大,更没有机会造反。只能说,司马懿运气太好了,他熬到了孟德死,也熬到了掌握军权,才有了造反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