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
三支一扶是支教、支医、支农、扶贫的简称。2006年,中组部、原人事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开始,每年招募2万名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限一般为2-3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招募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专业上以农村基层急需的农业、林业、水利、医学、教育、经济类为重点,同时优先招募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优先安排高学历毕业生,优先安排已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优先安排回生源地的毕业生。
政策都是冠冕堂皇几乎没有受益的。1、考研加10分,我想知道已经出了大学走入社会了,再加上三支一扶的两年,算算自己的年纪,工作没稳定,谈婚论嫁的年龄已到,你还有心思考研?还好意思二十几岁的人了不工作再花钱?既然不是很现实,考研加10分的政策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可有可无。2、所谓定向招录,很多时候达不到那个比例,就算达到,人家也是限定专业的,很多时候你根本报不了,而且即使你有幸能报上,有时甚至比那些正常招录的竞争还要激烈,别忘了同样身份的如三支一扶、西部志愿、特岗教师、企业储备人才、社区民生、村官、还有军人这类人有很多,再加上往届的,呵呵,好好想想人数吧,本来定向招录名额也不多,而且这些项目人员哪一个不是摩拳擦掌,非常努力看书,就是说和你一起报的人实力都不弱,竞争难度也是不比正常招录小啊。3、所谓就业政策华而不实,至今没看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很大程度上都是无实际意义的套话,还是自谋生路吧。4、还有就是很多人期待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就是这一条原单位有空编经过考核可进入本系统内工作,以前一直可以的。请大家睁大眼睛好好看看2016年第三轮三支一扶公告的政策里就压根没有这么一条,人家现在是不承认的。即使以前有这个规定很多省、地市也压根不喜欢这个,甚至竭力压制,有几个实现落实的(确实有,但全国来说凤毛麟角)。而且前提是原单位有空编,有空编吗,有空编你能捞得到吗?每年省级先进三支一扶志愿者评上的都是什么人大家自己好好想想吧,他就比你干的事多吗,比你优秀吗?借调挂职的都能评上你行吗?编制问题,想都别想。
所以请大家分析分析吧,1、如果所在单位有清闲的,那就感谢领导,感谢上苍吧(我很幸运)。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吧,这样的机会不多,这个年龄出了单位在想找时间学习就没啥机会了,苦海无边,考上是岸。2、如果是在单位里忙得要死的那种,就好好考虑一下吧,没时间学习的该辞就辞吧,不要耗着了,对于自身来说,第一要务是学习考试,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干得再多,累得要死,乖宝宝类型的,到时你们会死的很惨的,很多时候你辛苦干事,加班熬夜根本就没人管你(甚至别人压根都不知道,而且有的地方我听说办事时都是自己打车掏钱去,倒搭钱给别人办事。再有就是提醒大家一点,单位里婚丧嫁娶的事情该躲就躲吧,咱们跟他们不一样,不是一类人,跟他们比咱们是没有啥身份的,而且两年之后你就要走人的。咱们挣的半年钱也就相当于人家一个月多一点,而且至多两年时间跟他们又不熟,这种钱随礼掏出去也基本上是有去无回的,如果你爱面子,那么好吧,单位那么多人,一年还掏出去的不得上千,你一年挣几个上千?最后再说一遍别忘了两年之后你就要走人的)。人家看不起你,你只是人家免费劳动力,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劳动力两年一茬,从不断货,你只是其中一个,人家不会关心你的前途命运的,两年期满直接走人,你会被人永久性的遗忘的,到时候谁还认识咱们啊。还有就是实在想在那得干完两年的,那就棉花济水抽时间努力吧。
最后热烈期盼今年(2017年)十九大能出台政策好好关心一下基层项目人员吧,国家再不关注,没人搭理我们的,补助少的可怜(我们这半年到手的只有6250元),事情多的要死,各级政府不重视(国家初衷是好的,但很多时候他们只是把项目人员当成上面给的任务而不得不做的事,很多基层单位认为就是来打杂干活的临时工),奉献两年青春却没有任何预期。如果调整不了政策,那下一轮三支一扶建议就取消吧,对各方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的。
最后再补充一句,我只是分析了一下三支一扶项目人员的实际处境,至于大家怎么办应该心中有数,没有什么捷径,万事靠自己,单位里的事情永远都不是你的工作重心所在,长点心眼吧,如果你分的地方忙的不行,该请假请假,什么事该推就推吧,大家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抽时间学习,每天都认真备战,一定会有好结果的。大家加油吧,毕竟苦海无边,早日上岸才是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