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种是赞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赞美李将军的勇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队山”——赞美李将军守卫边关,功劳赫赫;“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赞美李将军爱惜士卒。
另外一种情绪是同情:“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陈子昂)——讲李将军白首未封侯,可怜;“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贵。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李白)——李将军白首未封侯,还死在边关,可怜;“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不封缘数奇”(王维)——李将军命真不好啊。
所有同情,基本上都围绕“李广难封”这件事情来说。所谓“难封”,指的是李广将军一辈子,从来没有封过侯。李广有才华,可惜不遇赏识。这种反差很容易让失意人形成强烈共鸣。
世界上所有的失意人,都有一种自况:我的本事很大,才华纵横,可惜没有得到施展。这个世界有负于我!于是,他们到处寻找类似悲剧的人物,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屈原是其中一个,只不过屈原的君王楚怀王实在是个昏君,实在难以借来自况。唐朝人在汉朝的历史人物中,一共找到了两位,一位是文人贾谊,另一位是武将李广。他们生活在明君治世,却不受重视,唐朝诗人拿来抒情,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