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卡没激活会过期作废吗?

2025-05-21 02:17:0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被保险人在领取社会保障卡后六个月内需要启动,否则原有的医疗保险卡将受到限制。

参保人到人力社保部门领卡后即可启用社保应用。自领卡之日起300天内,凭本人有效证件持卡到金融账户对应合作银行网点启用金融应用,否则该卡社保应用将被挂失。如参保人确实有事不能亲自去办理,可委托他人办理。

委托他人办理时,受委托人需持本人身份证及参保人身份证、委托书。如因金融应用未启用导致卡片社保应用被挂失,持卡人需启用卡片金融应用后,到人社部门指定地点解挂卡片社保应用。

扩展资料

首先,在当地银行网点,社保卡不仅具有社会保险保险的功能,还具有银行卡的功能。当获得新的社会保障卡时,它将显示可以激活的银行网点的信息。可以随身携带。身份证和社会保障卡进入相应的银行网点进行激活。

第二是在医院开设医疗保险。国家有相关规定。社会保障卡已完成正常的支付程序,您可以让医院工作人员在去医院进行医疗登记时帮助打开社会保障功能。社会保障卡将能够正常使用它。

第三是去你当地的社会保障部门激活,因为社保部门主要负责这些事情,所以如果想激活社保卡,可以去当地的社会保障窗口,他们会帮助打开并激活。

第四是拨打官方手动电话激活。如果在获得社会保障卡后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官方电话:1233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回答(2):

参保人员需在领取社保卡后6个月内开业,否则原医保卡将受到限制。

被保险人收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卡后,可以启用社保申请。自收到卡之日起300日内,凭本人有效证件到相应的金融账户合作银行网点办理金融申请,否则卡的社保申请将被挂失。被保险人不能亲自处理的,可以委托他人处理。

受托人委托他人时,应当持本人身份证、被保险人身份证和委托书。如因财务申请未启用而导致卡社保申请挂失,持卡人需启

扩展资料

首先,在当地银行网点,社保卡不仅具有社会保险功能,还具有银行卡功能。新社保卡获得后,将显示可激活的银行网点信息。它可以随身携带。身份证和社保卡在相应的银行网点激活。

二是在医院建立医疗保险。国家有相关规定。社保卡已经完成了正常的缴费手续,您可以让医院工作人员在去医院办理医疗登记时帮助开通社保功能。社保卡可以正常使用。

三是去你当地的社保部门激活,因为社保部门主要负责这些事情,所以如果你想激活社保卡,可以去当地的社保窗口,他们会帮忙打开并激活。

四是拨打官方手动电话激活。如果您在领取社保卡后有任何疑问,可以拨打官方电话: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

回答(3):

农保卡没激活过期就会作废。

具体内容如下:

  1. 银行给用户发卡的挂号信里面的标注了最晚激活日期,只要没过期,随时可以激活。过期了,就作废了,只有重新申请。

  2. 缴费时限:2016年10月28日起至2016年12月10日,待遇享受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3. 参保对象:本县内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所有城乡居民。

  4. 缴费标准:2017年个人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50元。参加新农合的参保人员,同时享受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5. 缴费地点:户籍所在的村(社区)或者居住地所在的村(社区),所需资料:个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年内最高支付限额:45万元(具体实施方案以当年文件规定为准)。

    参考资料:农保卡激活

回答(4):

农保卡没激活过期就会作废。

具体内容如下:

银行给用户发卡的挂号信里面的标注了最晚激活日期,只要没过期,随时可以激活。过期了,就作废了,只有重新申请。

缴费时限:2016年10月28日起至2016年12月10日,待遇享受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参保对象:本县内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所有城乡居民。

缴费标准:2017年个人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50元。参加新农合的参保人员,同时享受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缴费地点:户籍所在的村(社区)或者居住地所在的村(社区),所需资料:个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年内最高支付限额:45万元(具体实施方案以当年文件规定为准)。

回答(5):

银行给用户发卡的挂号信里面的标注了最晚激活日期,只要没过期,随时可以激活。过期了,就作废了,只有重新申请。

缴费时限:2016年10月28日起至2016年12月10日,待遇享受时间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

参保对象:本县内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所有城乡居民。

缴费标准:2017年个人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50元。参加新农合的参保人员,同时享受新农合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缴费地点:户籍所在的村(社区)或者居住地所在的村(社区),所需资料:个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年内最高支付限额:45万元(具体实施方案以当年文件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