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客舱高度小于8000英尺,直接使用大气中的氧气。在高空时氧气稀薄,所以会由发动机压气机部分引出一部分,经过处理,供给机舱。另外飞机上也配备氧气瓶。
【氧气简介】:
氧气,化学式O2,式量32.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8.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但在高温下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这与氧原子的电负性仅次于氟有关。氧在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占地壳质量的48.6%,是丰度最高的元素。
【氧气在人体中的作用】:
氧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关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转化为人体内可利用的氧,称为血氧。血液携带血氧向全身输入能源,血氧的输送量与心脏、大脑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心脏泵血能力越强,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脏冠状动脉的输血能力越强,血氧输送到心脑及全身的浓度就越高,人体重要器官的运行状态就越好。
【缺氧的危害】:
1.脑缺氧:
大脑是支配人体的中枢,为了使约145亿个的脑细胞正常进行活动,需要大量的氧气。肌肉的耗氧量在活动时和静止时是有很大差异,而大脑却始终需要大量的氧气。应大脑的氧气需要,每天有大量的血液在大脑中循环,即一日约2000L,相当于10个大号油桶的量,接近人体总血液量的400倍。若氧气不足,立即引起大脑功能的重大障碍;若氧气供应中断,大脑的活动立即停止,持续30秒钟时,大脑细胞开始被破坏,而持续2-3分钟时,将发生大脑细胞不可再生的危险。
2.心脏缺氧:
如果不把氧气不停地送到身体每个角落的细胞,人就无法生存下去。担当这一重要职责的就是心脏和肺。左右肺上约有7亿个肺泡,经它输往血液中的氧气,在经心脏的泵作用输往体内的各个组织器官。有效的血液传输是心肺功能的基本任务,但是大部分现代人的血液因运动量不足和不适当的饮食习惯,被酸化,粘性化了。含有胆固醇的血液附着在血管内壁,妨碍血液的流动,成为一切成人病的根源。但通过氧气的供应,能有效恢复衰弱的心肺功能。
3.肺缺氧:
人体内的血液在心脏的推动下,每2-3分钟通过肺泡周围的微血管,周转身体各个部位。完全用过的,呈黑蓝色的血液回到肺中,接触新鲜的氧气,把载来的碳酸气体卸下来,并重新吸收氧气,变成为新鲜的,鲜红的血液。人体在氧气换取能量的过程中产生碳酸气体,如果不及时把它排除掉,将影响心脏或者其它脏器的正常活动。为此,肺连续性地提供氧气,并把碳酸气体排向心脏或者其它器官,防止血液的酸化。我们指这一过程叫气体交换。通过气体交换,我们可以消除疲劳,储备新的活力。
问:
飞机上的氧气是怎么来的
答:
舱内:民航客机有应急氧气供应系统,不过在高空空气稀薄时,并不使用这个系统,而是用机械装置吸入客舱外空气给客舱内加压。飞机外的空气虽然稀薄,但是氧气在空气中的比例大体相当,所以,通过加压,就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氧气含量。通风口出来的是就是风,原理跟家里空调的出风口没有区别。里面吹出来的不是氧气,是经过净化、调温的空气。
由于飞机客舱的机械加压装置是持续工作的,可以不断将机舱外的稀薄空气加压后输入客舱,所以,客舱内的氧气不会耗尽的。这个系统往往在飞机滑跑准备起飞时就开始工作了,有兴趣的话,你可以带个气压计,往往飞机起飞前,客舱压力就开始升高,然后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气压逐渐降低,在飞机的巡航高度时达到稳定的状态,大概相当于0.6-0.7个地面大气压。
发动机:燃烧室中的空气需要充分燃烧,发动机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率。而正因为高空氧气稀薄,所以才需要压比很高的风扇、压气机将稀薄的空气压缩成高压的空气输送到燃烧室中。先进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的总压比能够达到40+,也就是能将一个大气压的空气压缩成四十个大气压的空气并送入燃烧室,这样即使在万米高空,燃烧室所需的氧气也是充足的。重要的是,如何让进入燃烧室的高压空气充分地、高效地燃烧。如果燃烧不充分,燃烧效率低,就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飞机在4268米以上的高度飞行时,要对座舱增压。如果万一飞机座舱失压,就会造成缺氧,乘客会因此而头晕甚至失去知觉,及至危机生命。在不同的高度上发生座舱失密的情况下,人所能承受的缺氧时间分别为6100米10分钟,7800米2分钟,9140米30秒,10700米20秒,12200米15秒,19800米12秒。氧气面罩是为旅客提供氧气的应急救生装置。在飞机座舱发生失密的情况下,氧气罩会自动从舱顶吊落下来,旅客应该带上氧气罩,直至飞机下降到可以呼吸的安全高度以下时才能将它摘下。每个航班上都准备了足够的氧气面罩,,即每位乘客都有配备,而且每排座位还多配装一副备用面罩,以防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