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本月付货款下月收到发票的事情在经济业务中经常发生,处理方法分一下几种情况:
1、库存量大
12月付款时: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结转成本时直接结转现有的库存就可以了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存货/原材料等
1月收到发票:借:库存商品/存货/原材料等
贷:预付账款
2、库存量小(这批刚收到的材料必须在本月就结转成本):
12月付款时:借:库存商品/存货/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存货/原材料等
1月收到发票时直接将发票附到12月付款时的凭证上就行了,几天的日期差距没有影响的,只要发票是真实的就行。你是小规模纳税人不存在验票的问题。如果其他人是一般纳税人也遇到这种情况的话,只要自己做的统计表格将进项税额核对清楚,也是没有影响的。
3、是库存量小(结转成本,但是有没有发票的,永远不会有发票)
12月份付款时请增添一个科目,就是库存商品(无发票):
借:库存商品(无发票)/存货、原材料(无发票)
贷:银行存款
结转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无发票)/存货、原材料(无发票)
这样税务不严查的时候,没有发票的部分也不需要非得申报所得税额,严查的时候,查到了你要补交税款了,没有发票的这一部分也很容易就找出来了,不需要再一张一张回翻凭证。
万一在某个一月份收到了发票做红字冲减:
借:库存商品 (蓝字)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蓝字)
借:库存商品(无发票) (红字)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红字)
贷:库存商品(无发票) (红字)
借:主营业务成本 (蓝字)
贷:库存商品 (蓝字)
以上3个凭证经过简化,就变成了:
借:主营业务成本 (红字)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蓝字)
当然你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话,是不存在增值税进项这一说法的,所以不需要调整,如果收到发票的话就直接黏贴在12月的凭证后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