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避讳,活着的人的名字叫“名”;死去的人的名字叫“讳”。
讳拼音huì
部首讠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6画
1、避忌,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讳言。
2、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名讳。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连讳[lián huì]
名讳相同。
2、密讳[mì huì]
忌讳。
3、讳犬[huì quǎn]
忌讳看到母狗产仔。
4、讳谀[huì yú]
隐讳不言和阿谀谄媚。
5、抑讳[yì huì]
隐瞒。
生名死讳,-——活着的人的名字叫“名”;死去的人的名字叫“讳”。特别是涉及上辈已逝的亲属的名字的称呼时,更应如此,常见于墓碑,或有必要介绍长辈的正式文件中。讳,就是忌讳的意思。
墓碑刻“讳”字,表示避讳,但又不得不说(写)出来。封建时代不能直接称呼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如果不得不说(写)出来,就要在名字前加一个“讳”字。
讳(huì):
①因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如讳言、忌讳
②封建时代不敢直接称呼帝王或尊长的名字。如避讳。
墓碑的写法: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正文: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x(姓)公讳××(名字)之墓”。
落款: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
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