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验单来看吧、:
标准试验 正常值
液化时间 室温下,60分钟以内
颜色 均匀的灰白色
精液量 2.0 ml 以上
PH值 7.2 ~ 8.0
精子浓度 20 x 106 / ml 以上
精子总数 每次射精在40 x 106 以上
精子存活性 75%以上是活的
精子活动力 50%以上属於a与b级
精子形态 30%以上为正常外形
白血球 少於 1 x 106 / ml
正常的精子包括:密度≥20×106/毫升,活动力:快速直线运动精子数≥25% 或快速和慢速直线活动精子数≥50%,形态:精子头形态正常的精子数≥30%,包被抗体且无凝集的活动精子≤10%。
正常的精浆包括:量≥2.0毫升,外观和粘稠度正常,pH值在7.2~7.8之间,生物化学检测正常,白细胞少于1×106/毫升,精液细菌培养阴性,即细菌数少于1000个/毫升。
上面的你可以对照你的化验单来看,下面的是详细点的解释,就是说明原因啦,还有可能不是不正常,因为有很多方面会影响的
●禁欲时间过短或过长;
●近期身体的疲劳状态;
●近期大量喝酒及抽烟;
●近期有发热;
●采精时漏了一部分精液;
●采精时的环境差;
●精液采集后未及时送检等。
以上一些因素都可能使检查结果不准确。因此一次检查结果不正常时,不能认为一定有问题。一般应间隔 l~2周复查2~3次。只有多次检查精液异常才具有临床意义。
1.精液颜色 正常精液的颜色呈透明灰白色,如果禁欲时间长,可呈淡黄色,生殖道有炎症时呈黄色甚至精液中有血液。 2.精液量 每次排精量2ml~6ml,但受排精频率及次数的影响。精液量少于1ml/次称为精液量减少,精液量多于6ml/次称为精液量过多,这些都是异常情况。 3.精液液化时间 精液刚排出体外时呈凝胶状态,经过5~30分钟会变成液体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液化。精液的液化需要有一系列蛋白水解酶的参与,粘稠而且不液化的精液,常见于有前列腺或精囊疾病的患者。精液呈弱碱性,PH值在7.2~7.8之间,如PH7则偏酸,PH8则偏碱,均会使精子功能受到限制。 4.精子密度 精子密度是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量,正常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数量在2千万以上,如少于2千万/ml属于少精症,就会影响生育。 5.1小时存活率 排精后1小时内活动精子的百分比应≥60%。 6.精子活力 精子活力分为四级: A级――快速直线向前运动 B级――慢速向前运动 C级――原地摆动 D级――不活动 正常精子活力A级≥25%或A+B级≥50%,如果低于正常,属于精子活力低下,需要注意的是,不活动的精子并不意味就是死精子,它有可能还活着,只是运动功能丧失罢了,常用伊红染色法来判断精子是否死亡。 7.畸形精子百分比 畸形精子是指形态异常的精子,它的百分率应在30%以下。如果畸形率超过30%以上,则属于异常,可能会影响生育。 8.精液中白细胞数 精液中白细胞数每个高倍镜视野下正常情况下少于5个,如超过5个以上,有可能存在生殖道炎症。 精液细菌学检查 在精液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医生有时会让病人做精液细菌学检查。在男性生殖系统发生感染时可引起精液质量的改变,如精液量、精液PH值、液化时间及精子存活率等都会发生改变。感染病原微生物多达30多种,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球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精液感染可能是导致男性不育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精液检查出现异常时,有必要进行精液细菌学检查以帮助诊断及治疗。在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时,要将精液标本采集在无菌杯中。 精液生化学检查 在有条件的医院,医生还会让病人进行精液生化学检查。精液的生化检查是一种判断附性腺分泌功能的简便方法。包括果糖、锌、酸性磷酸酶及肉毒碱等。 果糖主要来源于精囊腺分泌,提供精子活动所需能量,无果糖或含量降低见于先天性精囊缺如及精囊炎等,果糖不足时不易受孕。 前列腺内含有高浓度的锌、酸性磷酸酶,附睾内有高浓度的肉毒碱存在,他们均和精子功能有关,在前列腺、附睾发生炎症时,他们的含量都会降低,从而影响生育。
最后是治疗了、
都是要配合医生的,相信一下医生吧。
根据精液检查的结果,医生就会判断被检查者是否患有不育症。按精液检查结果,不育症可分为:
●少精子症――精子密度低于2千万/ml
●无精子症――精液经离心沉淀后检查3次均未发现精子
●精子活力低下
●死精子症――精液中绝大多数或全部精子都是死精子
●精液不液化症
然后根据对不育症病人进行的其他方面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查等,了解有无引起不育症的确切原因(如内分泌疾病、生殖道感染、抗精子抗体阳性、精索静脉曲张、性功能障碍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改善精液质量,使其恢复生育力。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 目前男性不育症的治疗主要有内分泌激素治疗、控制生殖道炎症的抗菌素治疗、免疫性不育(抗精子抗体阳性)治疗、一般性治疗(维生素、锌、能量制剂等)、中药治疗、辅助生殖技术和外科治疗等。这些治疗都是需要在精液检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的。
什么是正常精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正常精液标准,判断精液是否正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精液量:正常≥2ml。大于7ml时为过多,不但精子密度降低,而且易从阴道中流出,以致精子总数降低,常见于精囊炎;小于2ml为精液量过少,但通常以1ml以下为过少。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粘稠不利于精子进入女方宫颈口而导致不育,常见于严重的副性腺炎症、睾酮水平低下、射精管梗阻、逆行射精等。
(2)颜色:正常是灰白色或略带黄色。乳白色或黄绿色提示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炎症;粉色、红色、显微镜下见红细胞者为血性精液,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的炎症,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
(3)酸碱度:精液正常的pH值为7.2~7.8。小于7.2见于射精管梗阻或受尿液污染;大于7.8见于精囊炎症或标本陈旧。
(4)液化时间:正常精液射出后,在精囊凝固酶的作用下变为胶冻状,经15~30分钟在前列腺液化酶的作用下变为液体,此为精液液化。射出精液30分钟后,精液仍不液化属于异常。
(5)粘稠度:将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捧,可形成精液丝,正常时其长度小于2cm。
(6)精子计数:一般以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表示。正常计数≥20×10 /ml。低于此值为精子过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生精功能障碍等,可因精子进入子宫腔及输卵管的机会减少而致生育力低下或不育。如精子计数大于250×10 ml为精子过多,因其活动力受影响也可导致不育。
(7)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的精子≥50%,否则可造成不育。
(8)活动力:精子中呈直线迅速向前运动者≥50%。
(9)存活率:通常指射精后1小时内检查,活精子≥50%。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降低的常见原因有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呆滞综合征、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标本贮存不当。
(10)白细胞:正常精液中白细胞<1×10 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