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保转社保所需资料:
农保卡、身份证、1寸照片。
办理详细流程:
1、原农保参保单位或个人携带身份证或农保缴费证到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办理农保转接企保申请单。
2、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填写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申请单和关系转接审核表。
3、原农保参保单位或个人选择农保转接企保的方式(补差、折算、封存),签名确认。
4、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将签名确认的农保转接企保申请单第三联退还给参保单位或个人。
5、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将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申请单和关系转接审核表上报至区农保所。
6、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编制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并上报至区农保所。
7、区农保所、区征缴中心对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进行初审。
8、区农保所将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上报市中心进行审核。
9、区农保所将经市中心审核后的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第一联、第五联)返还镇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所。
10、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将经市中心审核后的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第一联、第五联)发放给参保单位或个人,参保单位或个人需签名确认。
11、参保单位或个人凭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第一联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厅9号窗口办理帐户接续手续。
12、参保单位和个人选择补差方式的,应按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上核定的金额到指定银行办理缴费手续,凭银行缴费凭证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厅10号窗口领取缴费收据。
13、参保单位和个人选择补差或折算方式的,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有余额的,到区农保所办理相关手续。
14、区农保所按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上核定的金额将折算基金转移至区征缴中心。
扩展资料: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在我国,社会保险 (Social Insurance) 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缴费性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缴纳,政府财政给予补贴并承担最终的责任。但是劳动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缴费义务,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待遇。
参考资料:社保-百度百科
农保转社保所需资料:
农保卡、身份证、1寸照片。
办理详细流程:
1、原农保参保单位或个人携带身份证或农保缴费证到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办理农保转接企保申请单。
2、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填写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申请单和关系转接审核表。
3、原农保参保单位或个人选择农保转接企保的方式(补差、折算、封存),签名确认。
4、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将签名确认的农保转接企保申请单第三联退还给参保单位或个人。
5、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将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申请单和关系转接审核表上报至区农保所。
6、劳动和社会保障所编制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并上报至区农保所。
7、区农保所、区征缴中心对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进行初审。
8、区农保所将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上报市中心进行审核。
9、区农保所将经市中心审核后的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第一联、第五联)返还镇街劳动和社会保障所。
10、劳动和社会保障所将经市中心审核后的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第一联、第五联)发放给参保单位或个人,参保单位或个人需签名确认。
11、参保单位或个人凭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第一联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厅9号窗口办理帐户接续手续。
12、参保单位和个人选择补差方式的,应按农保与企保关系转接审核表上核定的金额到指定银行办理缴费手续,凭银行缴费凭证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大厅10号窗口领取缴费收据。
13、参保单位和个人选择补差或折算方式的,办理完相关手续后有余额的,到区农保所办理相关手续。
14、区农保所按审核汇总表和农保基金转移汇总表上核定的金额将折算基金转移至区征缴中心。
扩展资料
农保卡和社保卡的区别:
1、农保又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当地政府及村委补贴给各镇村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只有农村户籍才可以享受到这种医疗保险。
2、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性要求购买的一种保险,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目的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享受保险待遇。
3、按照农保卡的不同用途及不同发放对象,将农保卡分为三种类型:农村社会保障公民卡与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卡以及各类sam卡、发卡母卡和发卡母卡控制卡。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规划,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面向社会发行,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领域的集成电路卡。
面向城镇从业人员、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个人)卡,面向用人单位发放的称为社会保障(用人单位)卡。人社部表示将用5年左右时间,使社会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
社会保障卡作用十分广泛。持卡人不仅可以凭卡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实时结算,还可以办理养老保险事务;办理求职登记和失业登记手续;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就业培训;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和申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在网上办理有关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等。
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
我国《劳动法》《社会保险法》都明文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明显具有国家强制性的特点,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承担该项法定义务。
参考资料: 中国政府网 社会保险法
1、在办理退休的时候,可以要求一次性直接转成新农村养老保险,然后直接办理退休,享受相关养老金的待遇。
2、 所以社保是可以转为农保的,但是对于个人来说是比较不划算的,因为农保毕竟退休之后领到的养老金不是特别多,比起职工社保来大约差了1/3。
扩展资料:
社会保险费的征集方式
1.比例保险费制
这种方式是以被保险人的工资收入为准,规定一定的百分率,从而计收保险费。
采用比例制,原来社会保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补偿被保险人遭遇风险事故期间所丧失的收入,以维持其最低的生活,因此必须参照其平时赖以为生的收入,一方面作为衡量给付的标准,另一方面又作为保费计算的根据。
以工作为基准的比例保险费制最大的缺陷是社会保险的负担直接与工资相联系。
不管是雇主雇员双方负担社会保险费还是其中一方负担社会保险费,社会保险的负担都表现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其结果会导致资本排挤劳动,从而引起失业增加。
2. 均等保险费制
即不论被保险人或其雇主收入的多少,一律计收同额的保险费。这一制度的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普遍实施。
而且采用此种方法征收保险费的国家,在其给付时,一般也采用均等制,具有收支一律平等的意义。但其缺陷是,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缴纳相同的保费,在负担能力方面明显不公平。
参考资料: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社保转为农保,社保转往农保可转帐户余额及缴费年限,新农保转往社保只转帐户余额,不转年限。
参保范围
具有本地农村户籍且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所需证件
1.身份证原件、复印件二份。
2.户口本原件、复印件二份。
3.4张1寸免冠照(60周岁以上人员6张)。
办理方法
到户口所在村委会填写《登记表》4份,《户籍表》2份,贴相片,并由本人签字按手印确认。16—59周岁人员自主选择缴费档次(100—1000)缴费,由村街经办人员开具收据并填写《缴费明细表》。60周岁以上人员不需缴费,填写《待遇申领表》2份,提交存折复印件两份。
扩展资料:
1、社保转农保条件
根据政府颁发〔2010〕187号文件第五条规定:新农保参保对象为具有本县农村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以参加新农保;
根据政府颁发〔2011〕156号文件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对象为具有本县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以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社保转农保缴费档次
新农保参保人员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8个档次。
社保转农保的优点
首先,有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保”按照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原则,实施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的缴费方法,由中央或地方政府对基础养老金给予全额补贴,在农民60岁的时候可以领取至少55元的基础养老金,并按照渐进原则,逐步提高其待遇水平。
尽管现阶段的保障水平较低,但相比之前的“老农保”已有很大进步,成功向社会养老迈进,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子女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养老无后顾之忧,增加其消费能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其老年生活提供了保障。
其次,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的经济和社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实施以农业促工业,以农村支持城市的发展策略,加之城市居民有包括养老、医疗等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而农村居民在此方面的保障却极低或处于空缺状态的现实更加剧了我国城乡发展的二元化,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从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角度看,1978年的收入比例为2.57∶1,此后成迅速扩大趋势,到2008年收入差距比例上升为为3.31∶1,若再考虑城镇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福利和津贴的话,城乡差距会更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