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霜期跟什么地理因素有关?比如说海拔、日照什么的。

2025-05-17 21:27: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文科综合政治
1.利用作物秸杆等农副产品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利于
A.改善局地气候 B.综合利用资源 C.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农田作物
2.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
C.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
3.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积扩大了约20%,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4.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右岸更容易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2),完成5~6题。

5.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A.西南区 B.西北区 C.南方区 D.北方区
6.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
7.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3示意),其成因是

A.侵蚀—搬运作用 B.搬运—堆积作用
C.风化—侵蚀作用 D.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8.下列关于无霜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海拔,纬度越高无霜期越长 B.同一海拔,纬度越低无霜期越短
C.同一山地,阳坡无霜期短于阴坡 D.同一地段,开阔地无霜期长于低洼地
9.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降尘会
A.导致气候变暖 B.引发草场退化 C.引起地表水体酸化 D.增加土壤肥力
9.D,沙尘暴的源地会造成土壤侵蚀。对尘降区是增加了肥力。
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增迁移模式图”(图4),完成10~11题。

10.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

11.可推测该市
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12.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
A. 宗法制 B .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1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
A. 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
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翩的程度高于唐代
15.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 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 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宴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A. 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 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 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