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炮,又称为自行火炮,指可以自由运动而无需牵引的 火炮,大多装有装甲,火炮一般为榴弹炮、迫击炮、加农炮、火箭炮或高射炮。自行火炮是与车辆底盘构成一体,自身能够运动的火炮。
自走炮采用的大都是坦克底盘,因此机动性与坦克相比没有明显的差距,但自走炮他本身只是辅助武器,因此不能算是坦克,它采用的火炮规格更加多样化。
由于现代自行火炮具有机动性和防护性好、装有自动装弹机、射速快等特点,所以在许多发达国家军队里,它有逐渐取代牵引式火炮的趋势。
但因为一些国家在原先里装备了大量的牵引式火炮,一时不可能全部淘汰得了的。
这个得从机动行性与火力两方面来看.
牵引炮比自行火炮(自走炮)要出现的早很多.其发展经历了几千年,从元朝蒙古人打天下的时候就已经享誉全球.因为火炮的发展以火力为最先,所以,炮弹的发展也成了其发展的主要线索,从普通铁弹,到炮弹(榴弹等),已经为了打出更大,威力更大的炮弹,并且更准,更快,(声音)更轻地发射炮弹,.火炮经历了炮桶(炮管)由短到长,有平管到滑镗到线镗.口径越来越大。而自行火炮是为了提高火炮的机动性(战时生存能力)而将火炮移植到了转轮或履带车上的复合产物,(与坦克不同,它的炮管大多为固定式,无炮塔,成本也较低).所以,其直接火炮威力大多并不如牵引式的.但由于其操作相对简单,成员少,成本低,补充弹药快捷(相对坦克).易组群,所以也为不少山地国家所喜爱!
自行榴弹炮是同车辆底盘构成一体、靠自身动力运行的榴弹炮。它越野性能好,进出阵地快,多数有装甲防护,战场作战力强,便于和装甲兵、摩托化步兵协同作战,主要用来压制和歼灭敌有生力量和火力,破坏敌野战防御工事(土木掩体和铁丝网等)。自行榴弹炮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得到迅速发展。二战后,一些国家把它列为发展重点,成为现代炮兵发展的一大方向。自行榴弹炮主要突出的是自行能力,也就是机动能力高,这是火炮最重要的一点。而自行榴弹炮带有装甲防护,提高了火炮的防御能力。
而牵引炮就不要提了,因为牵引炮是组合系统,少了任何一个子系统都玩不转,只有走自行化道路。
当时我国经济基础差,早期仿制主要牵引式火炮,由于价格便宜,技术成熟,所以比自走火炮要多。
而现在都讲究自动化和机械化增加战场机动性和生存性所以才开始弄自走的~~~
牵引炮机动性差,只适合平原作战,而自走炮机动性好,平原战和山地战都适应,山地站只用轻型牵引炮或迫击炮
牵引炮物美价廉,适合大量制造,武器关键不在好不好, 在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