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普及一下战斗机动性的几个重要因素!

2025-05-14 05:42: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先说一下 获得良好机动性的公式 现在狗斗 都是能量机动 或者瞬时机动 当然还有四代机的过失速机动 战斗机机动特点的转变 70年代的能量机动→80年代的瞬时机动→90年代的过失速机动(超机动)
能量机动理论公式
战斗机的单位剩余功率(specific excess power,sep)=(推力-阻力)*速度/重量
在飞行包线里任何一点,sep 较高的一方占优。
能量机动理论的意义在于:
1、定量地对比两架战斗机在整个飞行包线里的机动性
2、定量地根据敌我机动性的差别,优化空战格斗战术
3、定量地对分析设计中的未来战斗机在飞行包线里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和评定。
公式外的部分:
能够更快的改变能量的战机将更好的获得空战的主动权。
公式的要点,
1。战斗机推重比大能够更好的获得较大的sep
2。较大小的翼载能够获得飞行包线上的较好的成绩
3。较小的阻力比增大推力更能提高战机机动能力。
4。能量的转化过程影响空战结果。比如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5。能量的改变率较优的战机在同等的飞行包线情况下拥有更好的机动能力。
再说鸭翼
鸭翼就是把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鸭翼除了用以产生涡流外,还用于改善跨音速过程中安定性骤降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配平阻力、有利于超音速空战。在降落时,鸭翼还可偏转一个很大的负角,起减速板的作用。
其实就是产生强大的涡升力 也就是说其获得额外的升力 使其拥有超强机动性
最后是苏系列发动机喷口的中间那个是尾椎 空气动力设计上,尾椎能够使气流紧贴尾椎平顺地离开机身,以免产生湍流“拽”飞机。其实客机也一样的,尾部是尖的,只是不像尾椎这么极端。
这是我以前的两个回答链接 关于机动性和鸭翼和常规布局的比较更清楚 (请看su30mkkm1a2的答案!!)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0678159.html?from=pubpage&msgtype=2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77609273.html?from=pubpage&msgtype=2
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