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合气道是喜欢合气道的精神,不以武力制人。所以合气道几乎没有主动的打击技,而且“合”字体现在了很多方面,比如不要求做超额的激烈运动等等。
以下分成四个阶段叙述合气道的锻炼法:
将合气道的技法分成“坐技”“侧身半立技”“立技”“与琥器相关的技法”并从这些层面来探讨,变化相当丰富,而且相当的兴趣盎然。
在解说个别的合气道技法之前,先以如下四个步骤详细说明。
【坐技】
坐技的第一要义是,必须练习到即使维持坐姿也能够充分发挥出合气道的技法。坐技是合气道技法最重要的基本锻炼程序。
首先是心态问题。封建时代,处于核心地位的武士之日常生活中,正坐的场合占很重的比例,无论晨主君的面前,或是在家人的面前,正坐是严格的生活规范,必须加以遵守的戒律习惯。武士的生活可说是以正确的姿势、正确的正坐为起点。因此对武士而言,其最重视的武术与正坐有密切的关联反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无懈可击的正坐可说是武士应有的精神。
因此,将正坐纳入锻炼过程的合气道坐技,就成为相当重要的基本技法。
第二是重心位置、呼吸力的施展方式以及移转身体时的平衡等,均藉由此一锻炼法来建立基础。严格地反覆练习坐技的动作,脚尖、脚踝、膝盖以及腰部四点必须一致地有效运作。同时,要培养在任何场合都能够泰然处之的稳定感,才能无限地发挥出正确的呼吸力。这些都是合气道技法的基本步骤。
总之,步技充分含有“立技”的变化姿势,可是其目的在于培养能够克服纵横变化的姿势,对于没有“卧技”锻炼法的合气道而言,是锻炼腿腰部非常重要的方法。
【侧身半立技】
对应坐姿姿势的人,以站立的姿势灵活的攻击,未充分锻炼过的人很容易被站立者的敏捷动作压倒。
为了让前述的坐技之训练更加完美,产生一种对方采取侧身半立的姿势可自由攻击的技法来加以练习。
关于侧身半立技的名称,有人提出“半立技”的看法,但是我们坚持采用“侧身半立技”的理由如下:
合气道技法是对应采半身姿势的对方加以崩解的原理,与自己为半身姿势而对手以站立姿势攻击的情势差异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能遵守原则,就无法突破这个情势差异而将对手击倒。为了能将这层涵义包含在内,因此仍旧采用“侧身半立技”。
此处包含立技的技法变化,这个动作的要点在于,从正确的膝行变化而移动。
【立技】
立技是合气道技法的中心。如前所述,透过坐技、侧身半立技彻底锻炼腿部、腰部之后的进阶技法。稳定、繁复的律动,可说是合气道技法的精华所在。
据称创始者植芝盛平所修习的大东流柔术,其技法共有2664种之多,另外,创始者又将神阴流柔主、相生流柔术等众多流派的密技加以改良,因而流传下来。所以说技法的数量相当繁移,期望日后在技法的开发上依然有无限的可能性。
与其他技法相同,立技是为了对应对手的打击、突击、绞技等所有的攻击,结合攻防的密术而成。经由日复一日的反覆练习,训练出随时能够对应问题而不会被动摇的姿势。
加上这种动作不仅一对一的场合可以使用,在多人对一人的场合也能够凭着复杂多变的变化技法对应自如。请依靠立技去感受合气道的神奇吧!
【与武器相关的技法】
与武器相关的锻炼法,主要分为对方以剑、杖、长矛、短剑等武器攻击时,以徒的予以崩解;或者使用武器加以崩解;或者以武器崩解徒的物对方等三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与自己所使用的武器合为一体,动作始终统一。
可是,合气道是以体术为出发点,所以应先锻炼坐技、立技等基础体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行,不可出于好奇好玩的心态而轻易以武器对阵,这点被视为禁忌。
开祖(植芝盛平)对于技法的锻炼,严格训诫练习者在基本体技未臻成熟之前就加以练习,因为合气道的动作与十八般武艺等一切的基本技法有着共通之处,因此只需好好学会基本体技,相信对于剑、杖、长矛等一切武器也将能轻易地掌握。
合气道是一种新兴武道。创始人为植芝盛平,它是一种使用反关节招数制胜的武道。避开对方攻击,利用对方的气力,逆转对方的手腕或肘部等关节将其摔倒或擒拿。目前世界各地有很多合气道的爱好者与参与者,其流行度与柔道齐名。植芝盛平曾说:"最好的格斗就是没有格斗。"追求一切顺乎自然的合气道以不争不斗为宗旨,讲究"气、心、体"的合一。在合气道中,充满着"仁爱"的理念。这也是它与其他武术最大的区别。合气道是一种纯防守的武术,只限于个人的健身、防身,而不可以用于伤害他人。即使对自己怀有敌意的对手,也尽量要用软化、用爱心来对待。从争斗到防卫,这是一个很不简单的转变过程。合气道仁爱、不争斗的宗旨主要表现在:首先,合气道反对主动进攻他人,技术只用于防守;其次,在防卫中尽量做到制而不杀,尽量不去伤害对手;还有,通过练习,同伴之间能很好地体会爱心,从而彼此成为好友;另外,为避免争斗之心,也为了避免胜者轻狂、败者消沉的情况,合气道不设任何比赛。 合气道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武技,它的动作特点和其他的武术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它没有其他武术中那种激烈的强力对抗。消除了武术中的暴戾之气,就像舞蹈一样,有很好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它研究的是人体的运动规律,非常和谐流畅的通过对一个个圆弧的巧妙处理,随时与对手成为一体,让对手无法抗拒这自然的运动倾向,不得不就范和被制服。对于合气道的修习和锻炼,就像修习其它任何种类别门的艺术一样,是没有止境的。 合气道不仅仅是一种武技更是一种道法,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身心锻炼之道,对于一个习武之人来说,习武决不是单纯的掌握一种格斗技巧,而是对自己精神和心灵的一种修炼,习武的人应该在挑战、压力和威胁面前保持一种幽雅的风度、临危不惧的勇气,不动如山的气质。这种风度合气质是需要长期的对武道的修习和锻炼培养出来的。 和激烈好看的跆拳道相比,扎实平和的合气道似乎更加实用。它看似平常,两个正在练习的人,没什么剧烈动作,就会有一个人倒地受制。因为靠反关节招数制胜,因而每一招都变得极为有效。其实,合气道真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没有亲身尝试,根本无法体会其中滋味。 合气道还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防身术,妇女和老人等力弱者也能练习掌握。况且,它学习起来不需任何武术功底,简单易上手。 现在,学习合气道的人大致分为四类:首先,具有一定武术功底的人,觉得合气道很简单、实用,而且接受起来相当快。其次,讲究礼仪、富于哲理的合气道内涵,令其与科学密切相关。因而,它深受文化阶层的喜爱。历史上,有大量政界、经济界的上层人物练习合气道。例如日本首相近卫文磨。第三,练习合气道的同伴往往会因为合气道练习时的相互配合,而共同体会到爱心,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成为知心朋友。合气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让一些人放松心情,减压、交朋友。最后,合气道的技术都是以日常生活中可能遭到的攻击为前提进行锻炼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长期练习,无疑会有效地提高自我防卫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