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剧增
2011年3月29日下午,海水样本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至4号机组排水口南330米处所采集,经检测发现放射性碘-131的浓度达到法定限值的3355倍。此外,同一天在5号和6号机组排水口北50米处采集到的海水样本显示,放射性碘-131的浓度也达到法定限值的1262倍。
2011年3月30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水口附近海域的放射性碘浓度已达到法定限值的3355倍,这是迄今日本方面在这一水域检测到的最高相关数值。
还不清楚引起海水放射性物质浓度升高的具体原因,但东京电力公司收到的数据显示,从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有可能已进入海里。
永久废弃
2011年3月30日,东京电力公司董事长胜俣恒久表示,就东日本大地震后发生事故的福岛第一核电站表示:1至4号机组不得不将其废弃。同时他还就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表示,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用混凝土和铁板封闭反应堆的“石棺”方式“也是一个方案”。
2011年3月30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5号和6号机组也将报废,至此,福岛一号核电站将全部永久报废。
安全壳破损
2011年3月30日,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机组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都应该已经破损。
冷却系统恢复无期
2011年4月10日,东京电力公司曾计划4月10日将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高放射性污水转移他处存储,但由于准备作业进展缓慢等情况,这项工作已被迫推后一天。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11日满一个月,而关键性的核反应堆冷却系统恢复工作依然遥遥无期。
核事故升至七级
2011年4月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大范围泄露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将其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
扩大事故疏散区
2013年4月11日,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表示,政府拟把原先设定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30公里的室内躲避区改成疏散区,具体工作正在与相关地方政府进行协调。
此次涉及的区域是以土壤、地形以及可能引起放射性物质大量泄漏的气候等情况为依据。改变疏散依据的做法可能是由于在远离第一核电站40公里的饭馆村检测到了大量放射性物质。方圆20公里的疏散区可能将改为警戒区,届时政府可采取强制疏散措施。
首现致癌元素锶
2011年4月12日,从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土壤和植物中首次检测出微量放射性锶-89和锶-90。
2011年4月16日至19日,文部科学省对福岛第一核电站30公里外的浪江町和饭馆村等地进行了土壤和植物取样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锶-89的放射性活度为最高每千克260贝克勒尔,锶-90则为最高每千克32贝克勒尔。植物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锶-90的放射性活度为最高每千克5.9贝克勒尔。
文部科学省表示,由于量极小,这些放射性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放射性锶是铀-235的裂变产物,锶-89的半衰期约为50天,锶-90的半衰期约为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