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速度为什么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我觉得卫星绕地球运动的速度应该就是第一宇宙速度啊

2025-05-11 18:40:0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什么叫环绕速度,先把这个概念建立起来。

十分反对在中学教育阶段加入“宇宙速度”的概念,对于逻辑性较差的学生来讲很容易造成混淆。所谓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这一说法纯属扯蛋。最简单的一个事实就是月球环绕地球公转的速度只有一千米/秒左右。在36000公里高的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只有3000米/秒多一点。

环绕速度特指圆轨道上的速度,椭圆轨道上的运行速度不叫环绕速度。环绕速度是由轨道高度决定的,轨道越高环绕速度越小,第一宇宙速度是轨道高度为0(贴地面)时的环绕速度,是最大的环绕速度。
从圆轨道进入高的椭圆轨道需要加速,从椭圆轨道进入高的圆轨道也要加速。但是由于动能转化为势能,在高的圆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仍然会比低的圆轨道上的卫星要慢;也就是说虽然卫星经过了两次加速,但由于地球重力对卫星进行了减速,所以最后的速度反而变慢。

所以第一宇宙速度实际是最大环绕速度。

关于火箭的“发射速度”,首先要知道火箭是怎么发射的。
火箭起飞时的速度是0(或者可以加上地球的自转速度)。它是边爬升边加速的,如果是高度很低的近地轨道,那么在末级火箭关机时火箭可以恰好爬升到目标高度而且恰好加速到目标轨道的环绕速度(这个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星箭分离后卫星就直接进入目标轨道。
但世界上的应用卫星绝大多数是运行在相对较高的圆轨道上的,一般情况下卫星不会直接入轨,而是先进入一个转移轨道。这个转移轨道一般是远地点与目标轨道相同的椭圆轨道,例如我们要打一个1000公里高的SSO轨道,那么首先就会把卫星(通常连同上面级一起)打入一个远地点为1000公里的极轨道(近地点可能在地面以下)。之后火箭经过一个滑行段,到达远地点时,上面级(或分配器,如长征2号丙)点火或末级火箭二次点火(如长征4号丙),加速将卫星送入1000公里圆轨道(也叫轨道圆化)。在1000公里圆轨道上的卫星速度大约是7350米/秒。明显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回答(2):

  首先必须明确:第一宇宙速度不是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环绕速度,而是最小速度,因为低于这个速度,卫星就会坠落地球了。

回答(3):

你说的两个根本就是同一概念,你自已一味地自绕而已

回答(4):

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