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可以看看黄华丽的质地来鉴别。这是真正的黄华丽纹理。清晰、生动、多变,假黄华丽纹理规整,且而且非常僵硬不自然。2.通过闻一闻来辨别黄华丽。真正的黄华丽闻起来很香。它闻起来更淡,而假黄华丽闻起来无味。它甚至散发出一种气味。3.看看黄华丽的颜色。黄华丽的心材和边材颜色很差。很大,假黄华丽的心材和边材颜色比较单一,没什么区别。4.黄华丽的材质较轻,比许多种类的木材都轻。一点点。此外,黄华丽的木材相对稳定,经历过冷热。以后不仅不会变形,还不会开裂,不会弯曲,这是因为黄华丽的木材有一定的韧性。
鉴识黄花梨的专业书很多很多,我也看了很多,并且烂记于心,但是要是真正见到实物,你烂记于心的东西,还真的一点也想不起来,只有买到手了,要么捡了漏,要么上了当,你才会想起一是一,二是二。那里对那里又不对。 现在的古玩市场上,还经常可以见到越南产的黄花梨佛珠手链和一些摆件,海南产的黄花梨在市场上基本很难见到,即使碰到一串手链,也是越黄和海黄掺杂的。要是碰到了海南产的黄花梨的桌椅板凳,那真是你的造化。 有次一位卖主告诉我他有几件黄花梨的家具,海黄的罗汉床,条案和官帽椅,我听后心里虽有点疑惑,仍旧抱着“万一”是真的呢的捡漏的心态看了卖主说的黄花梨,一进屋就闻到气味有点不对,边看边问卖主黄花梨沉不沉水?卖主说不沉。我打了一盆水,拿了一把刀,把卖主吓了一跳,以为我会把他当老公鸡杀了呢。我从不起眼的地方刮了一些木屑,扔到水盆里,木屑全部在做自由落体运动,荡悠悠的沉了下去。 白酸枝木的,一进门我就闻到味道不对,我见卖主一脸的无奈,安慰他说黄花梨的老树根还是沉水的,不过是半浮半沉。 黄花梨的识别,老专家有老专家的一套说法,新专家有新专家的一套说法,到底哪种说法可以作为识别黄花梨的依据,真的让人一头雾水。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不是拥有过黄花梨家具的专家,或则在购买黄花梨家具吃过亏上过当的专家,写出来的识别黄花梨的书籍,藏友们再看时还真要悠着点,一分为二的去领会,现在的鉴识书籍,大多数都是张三抄李四,李四又抄王五和赵六,就像王立军先生讲的那样,连书上的图录都是假的。你拿假的图录去鉴识真的黄花梨的家具,你想会闹出什么样的笑话。 当然,拿书上的假图录鉴定真的还有根有据,因为书是“专家”写的,国家出版社出的,图录是假的最后也成了真的,但是失去机会的是你这没有头脑的,真的黄花梨永远都是真的,就像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的一百三十一件明清黄花梨家具一样,搬出任何一件放到潘家园,都没人敢识敢买。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花梨家具,大都是明晚期和清早期的,所用黄花梨也大都是海南岛东部和东北部的黄花梨,据相关资料记载,由于海运方便,这两处的黄花梨清早期就已砍伐殆尽,而且和海南岛西海岸的黄花梨有着很大的区别,无论是油性还是色泽以及密度,都不能和海南岛西部的黄花梨相比,海南岛西部的黄花梨油性好,密度好,色泽深,味浓。而东部的就逊色多了,如果把两地的黄花梨放到一处,你肯定以为东部的黄花梨是草花梨系列,不过和草花梨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现在不少人喜欢用海南岛西部的黄花梨,在古玩市场上去比对购物,这是大错特错的误区,就像拿北方人去比对南方人一样,也象一些专家用馆藏的文物去比对刚出土的博物馆里没有的东西一样,不走眼那才叫不正常。 家具辩识相对玉器和瓷器要容易得多,因为家具少有出土,大都是传世的,传世的家具就有他使用过的各种痕迹,空气干湿以及四季冷热而形成的年轮和包浆,是短时间内无法作成和仿造的,即使有先进的科学手段也难以作出岁月的苍伤感。 现在难辨的是材质,特别是南美和非洲的大量木材涌进市场,更是鱼龙混杂难以下手,让人不敢辩识,但是海南岛东西部的黄花梨可是世上不多见的稀有品种,特别是海南岛东部的黄花梨,由于在很早就砍伐殆尽,能辨识和见过的人不多,因此碰到类似黄花梨或草花梨似的开门的老旧家具,不妨先拿下研究,说不定还真会一不小心捡个大漏。
其实识别黄花梨的方法也不难:1鉴别黄花梨手串首先看纹理和颜色。行内话一般讲的是黄花梨是红木的纹理,花梨木的底色。海黄的花纹一般有粗有细,纹路而且很清晰,线路不乱,有流线的,还有弯曲的,而且还有直的,纹路以黑线花纹为主。2.鉴别黄花梨再次就是闻气味: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郁而且持久,海黄的香味一种自然的香味,就像花开花谢。黄花梨只有新的切面才好闻到香味,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香味又会散发出一股辛香味,但时间久了一样会转为微香。3.黄花梨最后一个鉴别的方法相当的简单,每个人都很容易鉴别,就是看焚烧海黄过后的灰烬,用火烧黄花梨的木屑出来的黑烟会直行上天,而且灰烬为白色,燃烧时候香味跟没燃烧时候的一样比较淡。如果实在还是不会辨别可以选择国内比较认可的像儿孙福这些老牌,质量和品质都比较有保障。
谈到海南黄花梨,除了那一闻到就让人无法忘怀的悠悠降香外,就是多变的鬼脸花纹。这二者都是让人印象深刻
,又能充分展现海南黄花梨与众不同一面的要素。
那么,如何正确辨认海南黄花梨的特征,走出对海南黄花黎不甚了解的误区呢?
误区一:海南黄花梨的香味
海南黄花梨都具有降香黄檀这个树种独特的香味。然而,大家能接触到的海黄香味却有许多的“变味”,有的甚至是臭味。这就要求大家走出光靠“味道辨别”海黄的误区。
海黄的香味并不像沉香那样浓密而且香味持久,只有新切面或者封严的杯子、罐子才好闻到;一旦新切面暴露在空气中,不久香味就慢慢淡去,直到刮开新的表面就又会散发出来。因此,不要以为你的宝贝闻不到香味了,就开始怀疑它不是真正的海黄。
此外,即便在雨天或者潮湿的天气,海黄也会散发出悠悠降香。当然,也有千年难遇的老料,这样的老料做出来的宝贝,哪怕上蜡也难以封住它的香味,而且非常醇香。
误区二:海南黄花梨的花纹
海黄除了香味能让人上瘾,就是花纹也能令人陶醉。海黄的花纹有千奇百怪的“鬼脸”,有密密麻麻的“鬼眼”,也有像“虎皮”一样的纹路。新玩家往往凭这些概念来判断海黄的真假与好坏。其实,海黄的花纹、纹路、线条有许多种形式,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鬼脸”和“鬼眼”。
海黄的花纹有粗有细,但都很清晰,不显乱,有流线的,有弯曲的,甚至有直的;以黑线花纹居多,偶尔也能见到深褐色或红线花纹,多为海南东部黄梨;细花纹的材质颜色往往色差不大,粗花纹的花纹颜色跟材质颜色色差明显,整体颜色又非常好看,多为海南西部油梨。
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海黄都有漂亮的花纹,许多老料大料,老料的边脚料做出来的东西就没有什么花纹,却又很值钱。
误区三:海南黄花梨的材质
以材质花纹来区分海黄有无数种,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
荧光。绝大部分海黄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蜡后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越黄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蜡反而要好看得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
沉水。海黄气干密度为0.82~0.94/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
金丝。海黄又分为东部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黄梨相对西部油梨来说,材质要轻,作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
荧光、沉水、金丝等常见的形容,都是跟材质分不开的。太把荧光当回事也就走进了误区,有些人拿木屑泡水来区分海黄、越黄,那也是不严谨的,容易误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