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或形容文章深刻有力。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译文:陆游的诗的重点在笔上,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入木三分 [ rù mù sān fēn ]
释义:传说王羲之笔法有力,在板上写字,木工刻字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有三分深。后用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用来比喻分析问题深刻。
出处:唐·张怀瓘《书断》:“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译文: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二、大笔如椽 [ dà bǐ rú chuán ]
释义: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像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出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译文:王珣梦到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等到醒了,告诉别人:“这是有大事要发生啊。”
“力透纸背”是一个成语,读音是拼音lì tòu zhǐ bèi,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指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一、解释
力:笔力;透:穿过。用毛笔写出来的作品,在宣纸的背后,能够看到写字运笔时笔锋留下的墨线。形容写字、画画技巧精湛,力道十足。
形容诗文等作品运力巧妙,内涵深刻。
二、出处
唐·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其用锋,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也。”
三、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褒义。
四、示例
清·赵翼《瓯北诗千方百计·陆放翁诗》卷六:“(陆游诗)意在笔先,力透纸背。”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题赤桥庵上人画梅》:“笔端夭矫不可状,墨妙直与鸿蒙通;惨惨著花二三萼,力透纸背非人功。”
①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
② 指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