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高不就低原则是什么意思?

2025-05-21 06:29:3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豆丁用 就高不就低原则是什么意思? 2011-4-1720:13 提问者:psddh 2011-4-1721:02 最佳答案 即向上一个档次靠,只要超过某一个档次线,就可以向上一个档次线靠达到上一个档次 追问 我是看到某官员关于赔偿的说法,他说此次赔偿坚持“就高不就低原则”,看了你的解释还是不太清楚~能解释? 赞同 0 | 评论 向TA 求助 回答者: zhudh1234 | 三级采纳率:13%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 推荐答案 2011-4-1813:05 2011-4-1813:05 热心网友 一般是形容找工作、找对象时,差的不想要,好的又没能力搞定。 追问 你这个是高不成低不就,应该不是就高不就低原则吧?!o(╯□╰)o 回答 汗,果然搞错了!还好,我是匿名的,哈哈哈哈! 赞同 0 | 评论 相关内容 2011-6-30 高考报考:普通专业原则上按专业招生计划以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由总… 2011-6-29 补录的原则:考生重新填报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一次性提供电子档案… 2011-6-1 判断资产减值时老师说应用孰低原则,谁能告诉我是什么跟什么孰低啊?

回答(2):

按照就高不就低的一般原则处理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规定:

如果死者是独生子女且妻子去世了, 那么对方就应当赔偿其父亲的抚养费15年, 其母亲20年, 其小孩子10年. 如果其不是独生子女且妻子也没去世, 那么其父母的抚养费金额要除以子女数, 小孩子的抚养费金额除以2. 理由是:每个子女都有抚养父母的义务, 小孩子的母亲也有抚养义务.

因被抚养人中有二人是非农业户口, 一人是农村户口. 按照就高不就低的一般原则, 在实际判案中, 这些人的每年抚养费累计数, 会按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支付.


2017国考职位选择原则:就高不就低

2017年国家公务员招考职位信息已经发布,2017国考共招录15589个职位、27061人,其中中央党群机关:203职位、294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459职位、859人;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级及以下):12339职位、22416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2588职位3492人。面对繁多的岗位,考生咨询最多的问题就是:我该报考哪一个?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的信息应该是报考哪一岗位被录取的概率最大。在这一要求的指导下,报考岗位应当遵循一个基本的原则:“就高不就低”。

一、限制条件“就高不就低”

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并不是看考试分数的高低,而是看自己在报考同一岗位的考生中的排名,因此,在报考岗位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约束条件多、要求更高的职位。在具体的选择过程中,考生应关注专业、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工作年限等信息,在符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更高要求的岗位,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增加通过笔试的概率。下面就通过一些例子说明该原则的使用:

1.学历学位

职位表在“学历”一栏,一般有以下几种限制:大专、大专及以上、大专或本科、本科、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研究生、研究生(仅限硕士)、研究生(硕士)及以上、研究生(仅限博士)等;如果你是硕士学位,理论上,要求大专及以上、本科及以上、本科或研究生、研究生(仅限硕士)、研究生(硕士)及以上的岗位都可以报考,但是依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建议考生选择“研究生(仅限硕士)”的职位,而不选择其他符合学历要求的岗位,这样就可以在报名阶段去掉一部分隐形的竞争对手,降低通过考试的难度。

2.政治面貌和工作年限

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中的政治面貌一般包括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共青团员以及群众,少数情况下会要求民主党派。其中,党员属于少数人,因此,如果你是一名党员,建议报考要求党员的岗位,降低竞争压力;对于工作年限限定的考虑亦是如此,报考自身符合的最高工作年限,同样能够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

二、招考人数“就高不就低”

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有些岗位招考人数众多,有些岗位可能仅仅招考一人。面对不同的招考人数,考生会有不同的考虑:某一岗位招考人数少,进入面试环节的人数也少,因此竞争很大;但是,招考人数多的岗位,由于吸引力大,报考人数也会随之增加,竞争压力也不会低。因此,选择招考人数多的岗位还是招考人数少的岗位,又成为众多考生纠结的问题。通过对历年各岗位分数线的分析发现,分数线的高低和报考人数的高低不具有必然的正比关系,这意味着“学霸”的数量是“固定”的,不会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还是建议考生在考虑招考人数时,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增加进入面试的几率,然后再通过面试环节的努力实现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