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首都经济圈对河北省区域经济格局将产生重要影响。河北要充分利用好环绕北京的独特区位,主动服务,全面对接北京,积极融入北京,有效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和功能分散,接受首都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的溢出,使河北环首都地区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京津冀一体化的先行区、跨越式发展的样板区、支撑河北发展的重点区。
二是打造首都经济圈将对扩大河北省消费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北京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是河北省的2.8倍,对我省的辐射能力逐年增强。北京人口即将突破2000万人,消费市场逐年扩大,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河北优势互补,创造了不同层次大规模的市场需求。
三是打造首都经济圈将对优化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北京是全国人才最密集、智力优势最明显的地区,河北“借鸡下蛋”、“柔性引进”人才的条件得天独厚。北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发中心、企业总部众多,强大的科技实力为河北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北京跨国公司云集,银行总部众多,不断向周边拓展运营网络,为河北创造了潜在的巨大资本市场。北京作为文化发展、文化传播的中心区和先行区,有利于我们借鉴经验、借助平台,发挥文化资源大省优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河北环绕北京,拥有众多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吸引京津高端旅游消费群体,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跨越。因此,我们要借机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真正把上述众多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四是打造首都经济圈将对解决北京周边贫困带270万人口脱贫产生重大影响。在京津以北地区有贫困县区21个,京津以南地区有贫困县区11个,面积达到8.3万平方公里,涉及人口272.6万,形成了一个环京津一百公里的贫困带。环京津贫困带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财政转移支付等“输血型”补偿,而应该是提高“输血型”与“造血型”相结合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打造首都经济圈,使环京津贫困带“近水楼台先得月”,赢得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先机,使“环首都贫困带”逐步转化为“环首都富裕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