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银的纯度越高,颜色越白,表面看上去也均匀发亮,很润泽。如果含铅,就会呈现出青灰色;如果含铜,就会没有润泽感,很粗糙。色发黄、色泽差或无光泽者多为假银饰。
2、老话说得对,“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白银的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用大头针刺探,白银不会留下痕迹,其他金属饰品则会留下明显的痕迹。白银易弯、不易断,经不起折弯者是假货。
3、白银的成色越差,声音越低,如果含铜,则声音高亢且尖锐;如果含铅、锡等,则声音沉闷且短促。
扩展资料:
白银,即银,因其色白,故称白银,与黄金相对。多用其作货币及装饰品。古代做通货时称白银。纯白银颜色白,掺有杂质金属光泽,质软,掺有杂质后变硬,颜色呈灰、红色。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
银是古代发现的金属之一。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3微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在金属中名列前茅。
参考资料:白银(贵金属) 百度百科
白银鉴别方法如下(以白银首饰为例):
1.可以通过颜色判断白银首饰,可以通过火烧,如果是真的白银首饰,经过火烧以后颜色是不会改变的。如果是假的或者低劣品质的白银,火烧后首饰的颜色会变黑。
2.可以通过声音来判断白银首饰的真假,由于白银的质地较软,抛掷的时候如果发出的声音疲软则是真白银,如果发出清脆的声响则是其他金属。然后,还可以通过掂量判断,由于白银的比重是10.5,比其他很多金属大的多。
3.可以通过弯折白银,品质好的白银容易弯折但是不易断,而质量较低的白银弯折起来感觉较硬,还可能够断裂。
拓展资料:
以白银为主要原材料,制成的各种器皿,能迅速改变细菌细胞电生理性能,破坏其细胞结构,具有消毒、杀菌,活化细胞,并促进人体排毒养生。加速新陈代谢,增强对疾病的抵御能力。因此,长期使用银器皿进食,有益于增强精力,还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白银
区分真银和假银的方法:
1.颜色判断:有两种方法来判断颜色。一般用火烧。如果是真银,用火烤制的银是不会变色的;拓展:还可以用硝,在银首饰表面滴几滴硝酸,过一会儿再擦掉。如果首饰表面仍为银白色,这说明银含量相当高。
2.声音判断:因为银比较软,真银扔在坚硬的物体上,发出的声音是微弱的。
3.软硬判断:用手将其弯曲,真银易弯不易折。
4.切口判断:如果不介意破坏银饰,可以将银首饰横向切成两半,观察颜色。
内容拓展:
如果白银切口嘴呈白色而光滑,成色约为98%;如果嘴厚而软,略呈红色,成色在95%,弯曲较硬;如果嘴呈白色而呈灰色,或略偏红,成色约为95%,硬度大;若口为淡红色,黄中带灰色,成色约为80%左右,弯曲坚硬;若口为微红色,呈黄色,土黄色等颜色,成色约70%,若口红为黑色,则黄中带黑色,成色约60%。
随着银矿的开采,银矿的品位逐渐降低。从1940年到2009年,世界现有白银储量由28.3万吨下降到2.83万吨。根据目前的数据,现有的白银储备将在8年左右耗尽,地下已探明的储量也并不乐观,估计不会超过20年。在当今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各国对白银的需求日益增加,白银资源枯竭,形成了尖锐的矛盾。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从废料中提取银,特别是选矿企业中的各类电子废料和各种冶金渣、煤灰。与矿产资源的直接开发利用相比,从废弃物中回收贵金属已变得更加重要和有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银,论文《银的提取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作者黄晓梅、李国斌、胡亮、苏毅。
(1)看颜色(又称看面档)测试: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面档细腻均匀发 亮,有润色。如果含铅质,面档发出潮花带有青灰色;如含铜质,面档出现粗糙 及烂心,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 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其色发暮。
(2)掂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 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 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3) 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 表面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 为白银饰品。纯白银饰品用手拉,折就能使之变形。
(4)听声韵:饰品如为高成色白银,则掷地有声无韵,无弹力,声响为“卟 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百 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5) 看茬口定成色:把白银饰品截开,看茬口颜色,若茬口绢白而绵,饰品 表面光润、细腻,氧化后表面色泽发乌呈光亮,可断定其成色在98%左右;若茬口粗而柔,微显红色,成色在95%左右;茬口白而带灰,略有微红则成色在90%左右;用手弯折较硬,茬口淡红色或带灰色,其成色在80%左右;成色在70%左右的白银,其表面白黄且干燥,茬口微红、黄兼有,弯折坚硬;若茬口红中带黑,黄 中带黑,其成色已在60%以下。
(6) 伪造白银的特点:伪造白银一般是用红铜、黄铜、白铜、铅、锡、铝等 制造的,其特点是: 红铜质:外表紫红色,茬口黑红色,生绿绣。黄铜质:外表黄色,茬口豆绿色,生绿绣。 白铜质:外表灰白色,茬口砖灰色,生绿绣。 铅质:灰蓝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锡质:银白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 铝质:白灰色,体质较软而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