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走路和跑步两种方式,哪种淋雨少?

2024-10-27 19:18: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根据身高,速度,雨滴落下的速度和风速的不同,跑步和淋雨都有可能淋雨少。

雨中的人可以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不妨设为1.0m×0.3m×1.7m的一个立方体。淋到的雨的多少,取决于人在雨中扫过的体积。在雨中,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m,雨下落的速度是5m/s。

先来考虑两种极端的情况。如果这个人可以不花费任何时间从A地“瞬移”到B地的话,他扫过的面积就等于他的身高乘以AB两地之间的距离,即1.7×10=17㎡。

如果他在雨中站着不动,那么他每秒钟扫过的雨的面积是雨的速度乘以他头顶的宽度,即0.3×5=1.5㎡/s。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淋到的雨会逐渐增加直到无穷大。所以,速度无穷大比速度为0淋到的雨要少。

结论:实验数据显示,在雨中步行,工作服增加了18克左右的水,而跑步要比走路多吸14克的水。走路确实比跑步淋雨少。

扩展资料:

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性质:矢量。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 最大值:真空光速c=299 792 458m/s 。

相关名词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常叫做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晨报-下雨天,慢慢走和赶紧跑到底哪个淋雨少?终于知道答案

回答(2):

根据身高,速度,雨滴落下的速度和风速的不同,跑步和淋雨都有可能淋雨少。

雨中的人可以简化成一个简单的几何形体。不妨设为1.0m×0.3m×1.7m的一个立方体。淋到的雨的多少,取决于人在雨中扫过的体积。在雨中,一个人从A地走到B地,设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0m,雨下落的速度是5m/s。

先来考虑两种极端的情况。如果这个人可以不花费任何时间从A地“瞬移”到B地的话,他扫过的面积就等于他的身高乘以AB两地之间的距离,即1.7×10=17㎡。

如果他在雨中站着不动,那么他每秒钟扫过的雨的面积是雨的速度乘以他头顶的宽度,即0.3×5=1.5㎡/s。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淋到的雨会逐渐增加直到无穷大。所以,速度无穷大比速度为0淋到的雨要少。

当然,实际的情况是,要从A地到B地,不能静止不动也不能瞬移,而是需要以一定的速度前进。设此人跑步的速度是8m/s,走路的速度是1m/s。


那么这就相当于此人相对于雨向斜上方行进,竖直方向的分速度是5m/s,水平方向的分速度跑步时是8m/s,走路时是1m/s。 


如果他跑步过去,所需时间为:10m÷8m/s=1.25s 则他相对于雨在竖直方向运行的距离为1.25s×5m/s=6.25m。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X:0.3×6.07=1.821㎡ Y:10.3×1.7=17.51㎡

所以总的面积为1.821㎡+17.51㎡=19.331㎡。

如果他走路过去,同样的道理,所需时间:10m÷1m/s=10s;他相对于竖直方向运行的距离为5m/s×10s=50m。 

X:0.3×50=15㎡ Y:10.3×1.7=17.51㎡

总的面积为15㎡+17.51㎡=32.51㎡。

因此,跑过去比走过去淋到的雨要少。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走过相同的距离,X的面积(头顶淋到的雨)和行进的速度成反比,而Y的面积(身体前面淋到的雨)和行进速度没有关系。

因而整体来看,行进的速度越慢,人在雨中扫过的区域就越陡峭,面积也就越大。所以最终我们得到结论,同一个人在密度均匀的雨中从A地到达B地,速度快一些淋到身上的雨更少。



扩展资料:




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性质:矢量。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 最大值:真空光速c=299 792 458m/s 。相关名词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常叫做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速度 (物理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速 (空气流动速率)

回答(3):

楼主: 您好! 您的问题的条件不足,无法回答。 因为路程、雨量、以及人的身高、跑速等相关条件都要在知道的前提下,才能计算出走路和跑步,哪种方式淋雨少?! 不过,按照惯例,即是跑步的方式淋雨少,因为相同的人,路程在一样的情况下,速度快,时间越短,所以淋雨量也就越少! 谢谢!

回答(4):

  下雨天,走路和跑步两种方式,走路淋雨少。
  普通人想当然的以为跑步了,在相同的距离下,淋雨的时间就少了,当然淋雨就少了。可是当你迎着雨在跑时,单位时间内淋的雨量也在增加(当然你背着雨滴的方向跑肯定是既减少了淋雨的时间,又减少了单位时间内淋雨的量),这样在跑动时,你淋的雨量是变多了呢,还是变少了呢?以下是摘自某网站的结论,不管它的结论可靠与否,但实验方法还是正确的,各位不放一试。
  还记得电视剧《蜗居》里,小贝和海藻搭讪时所说的“人家探索发现频道早就论证过,下雨天走路要比跑步淋雨少”吗?这可不是小贝信口胡诌的,事实上,《流言终结者》有一期节目确实做过这样一则实验。
  为了一探究竟,杰米和亚当穿着吸水性较强的棉制连身工作服分别用走和跑的方式,在相同距离100英尺(约30米)内行进。为了确保汗水不会和雨水混在一起,他们事先购买了贴身的隔汗乳胶装。实验在一个大型仓库中进行,因此制造了人工降雨。实验开始前,他们在行进路线旁放置了数码雨量计,以测定平均降雨量。然后,他们穿上事先测定好重量的工作服开始实验,每行进一次,就将工作服脱下来称重。
  结论:实验数据显示,在雨中步行,工作服增加了18克左右的水,而跑步要比走路多吸14克的水。走路确实比跑步淋雨少。

回答(5):

如果是相同的距离当然是跑步了,可以想到走着多慢啊淋雨的时间就多,时间多了淋的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