嫑:拼音:biao、五笔:GISV。
一、嫑,是一个合成字,表示为不要的意思。读音是biao(四声)、niǎo 、xiao,部首是女,部外笔画是10,总笔画是13,笔顺是横、撇、竖、点、横、竖、横折、竖、竖、横、撇点、撇、横。
嫑字各地方言读音、含义如下:
1、在成都方言中biao,就是不要,不要一词可简读为嫑。
2、在河南南阳也有“biao”一读音,嫑人,寓意骗人的意思。如别嫑人了,就是指不要骗人了。
3、陕西关中话“bao”,不要的意思。日照方言:bo。临沂方言:bái。
4、河南固始方言:bài或bái。
5、山西的地方语言中“bao"通常读第四声。
6、赣南地区客家方言读作“niǎo”通常读第三声。
7、在江西、河北等地方言中读作“biao”,第四声,表示不要的意思。
8、贵州的地方方言,不要的意思。
9、郴州话也读“biao”第二声,不要的意思。
10、宁夏北部一带方言读“bǎ” ,表示“不要”的意思
11、吴语方言(包括上海话、湖州话、杭州话、宁波话、苏州话)中读作“fiao”,主要作“不要”之意,同“覅”。如:叫你嫑做你偏做,嫑走,嫑随地大小便,嫑作弄我,嫑骗我等等,口语应用极其广泛。
扩展资料:
嫑的形近字有孬
1、孬的读音是nāo,上下结构,部首是子,是一个合成字,一般作形容词,意思是坏,不好,如:孬烟;孬酒。还有一个意思是形容人怯懦,没有勇气,如:孬包(脓包,软弱无用的人)。
四川话发音:pie,意思是不好的,很差的。如:稀孬[音:pie]。
组词:孬种、 好孬 、孬好 、孬包 、孬孙 、孬子 、耍孬种。
1、孬种[nāo zhǒng] 怯懦无能的人;坏家伙(通常是用来骂人的话)。
例句:不要像个孬种似的愁眉苦脸,甭管你被打倒了多少次,拍拍身上的尘土,笑着站起来入战斗。
2、孬好[nāo hǎo] 方言。好与坏。如:孬好都行。
例句:无论孬好,只要你努力过,就证明了你的价值。
3、孬包[nāo bāo] 方言。犹言脓包,软弱无用的人。
引用:徐光耀 《平原烈火》第三二章:“我并不是孬包。”
4、孬子[nāo zi] 无法理解的话或智力有障碍的人。
例句:他生下来就是个孬子,但是亲娘却没有放弃,一直将他养大成人。
5、耍孬种[shuǎ nāo zhǒng] 方言。表现怯懦或动摇。
例句:你这样耍孬种,会让家里人失望的。
嫑字基本信息:
拼音:biao(四声);niǎo ;xiao
部首:女,
部外笔画:10,
总笔画:13
笔顺:横、撇、竖、点、横、竖、横折、竖、竖、横、撇点、撇、横
五笔86:GISV
五笔98:DHSV
仓颉:MFMWV
笔顺编号:1324125221531
四角号码:10404
郑码:gifz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AD1
属于合成字
扩展资料:
基本字义:
1、eng 闽南语读音,不要,不会的意思。闽南语俗语中,"尚骂嫑听,尚打嫑惊。"意思为,经常骂一个人他就不会听你的话,经常打一个人他就不会怕你了。闽南语中"嫑系安昵",意思为不是这样子的。
2、biao,四声,方言,不要。如:嫑着急;农谚:“天旱~望圪㙮云,女穷~望娘家人。”
这个字其实是滇东罗平一带的方言,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很多地方也有这样的读法,音基本同“标”,但是拉得稍长,仔细听能听出是“不要”两个字的合并。
赣东北一带读biáo或biǎo,音短。陕西、内蒙古一带也有同样的读音,如“嫑么!”意思为:不要这样!
3、biao,二声,在河南方言中是 骗的意思。你嫑我哩就是你骗我的意思;嫑人 就是 骗人。
4、biao,二声。方言,傻的意思。如:1、你嫑啊?2、别嫑了,这是好东西干嘛不要。 主要在山东青岛地区的方言常用,其是否由不要的原义引申而来,不可考。方言,不要。如:嫑这样。杭州方言。
5、niǎo,客家人古汉语方言,不要之意。
6、江苏淮安及安徽中北部方言,读作第四声(去声),典型的是滁州、合肥、南京、扬州、盐城等地区,是“不要”的意思,例如:嫑脸、嫑去。
7、bao河南、 陕西方言,不要的意思,例:嫑来这套,嫑给我。嫑慌嫑忙,有事好商量。
8、江浙一带土话“fiao”,主要作“不要”之意,如:叫你嫑做你偏做坏事,嫑乱走,嫑打,嫑骂,嫑随地大小便,嫑作弄我,嫑骗我,话嫑乱讲等,口语应用极其广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嫑
下载一个新的打字方法,比如:QQ拼音,搜狗等打字法,就能打出来了!或者在一个打字法中多次打“不要”就应该会再次打的时候出现了!
嫑,拼音是biao,没打过的电脑要番好几页的,所以要多打嫑,那样“嫑”才会在前面。
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