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传统檀香制作工艺?最好是视频。

传统檀香制作工艺
2025-05-17 15:36: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檀香扇由摺扇演化而来,扇骨采用檀香木制成,故名檀香扇。檀香(Santalum album)是常绿小乔木 ,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台湾亦有栽培。此木极香,故一扇在手,香溢四座,芬芳宜人,盛暑可以却暑清心,入秋藏之筐中,有香袭衣衫、防虫防蛀之功效。形制上小巧玲珑,华美精致,富有装饰趣味,广为女士所喜爱,故现代专用于女扇。
  檀香扇花色品种主要有以下六种:
  1、倒肩:因绢面反比扇篾外露部分来得短,行话“倒扇”;因其绢面展开造型如桥,因此又用杭州“西泠桥”起名,称为“西泠”(图一、)。

2、格景:绢面由原先统一的圆弧形,改为大小不同的不相连续的二块或三块,犹如西湖中游离连绵的湖心亭之类的景色,称“两格景”或“三格景”。“象牙扇骨绢地彩绘小摺扇”就是这种形式。

3、全面:又叫“全景”,不用绢面,全用檀香扇篾以彩带或尼龙丝隐在骨内穿成,分层拉出精妙的花纹。(图二:全面檀香扇拙政园)

4、排笳:绢面占全扇的一半,扇肩(扇头到绢面之间的部分)形似两端弯曲的胡笳,故名。

5、拉烫:拉花与烫花相结合。
 (图三:拉烫檀香扇逍遥游)

6、镶嵌:在拉花、烫花的图案之中,另外镶嵌牛骨片、牛角片、象牙片或银丝作点缀。

  檀香扇的扇面加工工艺主要有拉花、烫花、书花、镶嵌四种,以下分别作简介:

拉花是操作工以极细的特制钢丝锯在扇的篾片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案拉出孔眼的技艺。它与民间剪纸、刻纸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以奇、险、巧为特点,操作难度很大。
拉花前先要置备特制的圆条线锯。技工用木槌在比铅笔还细的钢凿子上轻轻敲击,钢凿子在极细的钢丝上三面起口开齿。开齿时,钢丝要用竹弓弹直,下面用长方形的硬木条垫底,以免钢丝弯曲或晃动。齿要开得细密均匀,拉出的花纹就能取得细巧华丽、空灵剔透的效果。(图四:全拉花檀香扇上海豫园湖心亭)
拉花时要把二至六根篾片四口排齐,下面用木板顶住,一次拉出,孔眼要做到线条光洁,以娴熟的技艺刻意表现出瑰丽而富有装饰性的图案。一片扇篾上眼,早先的粗拉花只有八至十只孔,现在的细拉花多的达到四、五百乃至一、二千只孔左右,令人叹为观止。(图五:拉花工艺实际操作图)
烫花 又称火绘或烙画,是用特制的电烙笔在扇片上烫出各种画面。烫花的笔头呈圆锥形,是用白银做的。烫花时技师手执导热的电笔,首先勾勒出所描绘的物体的外形及内部结构的线条,再用电笔的侧面进行皴擦、渲染,使描绘的主体逐步产生立体感。
(图六:拉烫檀香扇嫦娥奔月)

在烫花时,火候高,焦痕就深;火候低,焦痕就淡。操作者应该根据需要不时地调压调温,并根据火候的高低,恰当地把握行笔速度。电笔不同于毛笔,但技艺高超的烫花技师笔法富于变化,同样能获得中国画线描中所具有的劲、老、活、松、圆、厚、润、拙等艺术效果。
(图七:烫花工艺实际操作图)
绘画:在有绢面的檀香扇,扇面形制上宽下窄,有的弯若新月,有的拱如长桥,有的隔景分块,因此作画必须适应这种形式,匠心独运,经营位置,方能绘出妙趣横生的意境。
檀香扇的造型小巧玲珑,扇骨扇边又饰有花纹图案,如果扇面绢画过于集中或过于简略,就会显得繁琐拥挤或空虚失神,所以画花要请究适中得体。素色扇面宜画大红主花,亦可画水墨写意;湖蓝湖绿扇面 ,则四时之物皆可入画,梅、桃、海棠、菊花、紫薇 ,无不相宜,可以双钩细描,也可意笔点染。总之,要以秀丽隽永、艳而不俗为要旨。

镶嵌:檀香扇上有时用象牙、牛骨、玳瑁、绿玉、红珊瑚、金银丝、螺钿等作镶嵌。例如用红珊瑚做鹤顶红,牛角做黑色鹤氅羽;或在扇骨上镶嵌象牙图案(图八)。镶嵌要注意扇面的整体,注意色彩对比,做到布局合理,和谐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