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战机携带正常作战载荷,自机场起飞后不进行空中加油,并沿指定航线飞行执行任务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直线距离(小于二分之一的最远航程),作战半径的大小与飞机的飞行高度、速度、气象条件、战斗任务,滞空时间长短等因素有关。举例说明:A-7的作战方式 1、空对空作战
(1)超音速截击
在这种状态中只使用机内的燃油,武器是1门20mm机炮和外挂的2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作战半径为241km(130nm)。起飞后立即爬高,2min爬升到10670m,12.3min后到达作战空域,用0.9M数进行5min空战。退出战斗后用最经济的巡航状态返回基地。
(2)正常截击
这种状态也只用机内燃油,武器也是1门20mm机炮和2枚“响尾蛇”导弹。但飞往作战空域和返航时均使用最经济巡航状态,所以作战半径要比前一种状态大得多。根据作战时是否使用加力和使用多长时间变化很大。例如,使用2min加力时作战半径为1573km(850nm),使用4min加力时作战半径只有1203km(650nm)。
(3)空中巡逻
巡逻战斗是在距基地一定距离的空域进行巡逻警戒的作战状态。武器是1门20mm机炮和2枚“响尾蛇”导弹,采用经济巡航飞行状态进入和退出巡逻空域。与目标相遇时用M数0.8的速度加速到M数1.1进入战斗。作战半径的大小取决于空中巡逻的时间,例如,空中巡逻时间1h时作战半径为1110km(600nm);巡逻时间2h时,作战半径只有685km(370nm)。 2、空对地作战
(1)空中遮断
通常采用“高-低-低-高”飞行剖面。出航后在高空采用经济巡航状态飞向目标,距目标93km(50nm)时转入低空,用888km/h的高速进入突防,在目标上空作战5min,然后退出从高空返航。这种作战方式的作战半径取决于载弹量和是否使用外挂副油箱。例如,外挂3400kg武器时,只使用机内燃油时的作战半径为1018km(550nm);外挂2个副油箱时的作战半径为1295km(700nm)。
(2)近距空中支援
这是一种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行动的状态。通常是外挂2个副油箱、4枚“小斗犬”空对地导弹和2枚自卫用的“响尾蛇”空对空导弹。滞空高度通常是1500m,当滞空时间为1h时则作战半径是926km(500nm);当滞空时间为2h时则作战半径是500km(270nm)。韩国A-50战斗机作战半径示意图,左右两图显示的是不同任务,不同载荷等情况的作战半径~~
以机场为中心,通过空中加油进而达到的最大作战区域。这个区域是一个圆,作战半径就是最远作战航程
就是往一个方向它能飞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