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供给的超发能引起通货膨胀吗

2024-11-29 14:35: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货币超发很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通货膨胀,但国家对于经济政策的制定,首先是考虑维护物价稳定,因此在一定的期间和范围内,国家是允许适度通胀的,所以同理货币供给适度发行也能刺激市场流动性。
但目前,中国和很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不是通胀,而知防止通缩!如果你了解经济原理,就知道通缩对市场的破坏性高于通胀。因此,面对国家宏观调控下的采取的货币政策叫:两害相权则其轻!

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帮助你!

回答(2):

从现在中国的m2增长和gdp拉到率来看,m2增长已经无法引起通货膨胀。因为增长的m2都进入房地产,百姓无能力消费,只能靠放水的m2硬挣着。

如同运动员打兴奋剂太多,再打负作用越来越明显。吸t到一定程度,吸t之人需要更多的t品,否则会极其痛苦。再在的光键是银行的崩溃问题,再是房地产,再是货币。这只是时间问题,如同股票6000点,很多认为要过万点,现在的m2增长曲线已和5千点股票类似。

回答(3):

一般意义上对货币的定义有:
M0: 流通中的现金;
狭义货币(M1):M0+活期存款;
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还有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其中,M2减M1是准货币,M3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
货币增加,说明经济活动升温,但经济活动活跃的领域会有所区分。M1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M2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潜在的购买力。若M1增速较快,则消费和终端市场活跃;若M2增速较快,则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中央银行和各商业银行可以据此判定货币政策的正确走向。
M1过高M2过低,表明终端市场需求强劲、投资不足,商品有涨价风险。过去的几次通货膨胀都可以通过M1增速和总量过高得到印证。
M2过高而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消费需求不匹配,有经济危机的风险,也就是崩盘的危险;M2货币增加,但是GDP增速不成比例,还说明货币效率低下,项目投入产出低是货币效率的微观指标。这是目前中国的现状。一方面投资过热会造成周期内的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我们看到了煤炭、石油、钢铁、水泥等在过去几年快速的上涨,需求活跃;另外一个方面,如果投资不能在合适的周期内带来利润,价值链的断裂,巨大投资得不到回报。个人资本的损失快速波及银行,进而直接影响实业。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危机开始。

回答(4):

只要是超发,多多少少就会引起通货膨胀。中国政府面临全球货币超发政策,面对全球经济衰退,以及国内中小出口企业大量订单减少、引起企业关闭、倒闭,不得已,跟进,并主导全球经济尽快走出泥潭。

回答(5):

通货膨胀及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了实际需求量,过度超发是肯定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