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片区如何划分?越具体越好

2025-05-13 22:19:0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颐和路第12地块改造本月试点

(2007-07-06 04:16:09)

【南京日报报道】 (通讯员 于志勇 记者 李涛)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颐和路公馆区改造项目有了突破性进展。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随着颐和路公馆区第12地块改造项目动迁工作的基本结束,该项目本月进入工程试点阶段。首批试点修缮两幢、加建一幢。试点结束后,第12地块改造项目将全面展开,力争年内完成片区民国建筑修缮和加建。

试点修缮2幢仿建1幢国庆节前亮相

颐和路是南京最集中的民国公馆区,拥有外国公使馆、名人旧居等民国建筑225处,包括来华“调处”国共关系的原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公馆,蒋介石的首席幕僚陈布雷公馆等。按道路自然分割,颐和路公馆区被划分成12个地块。本次率先改造的第12地块位于江苏路与宁海路合围的三角区,占地面积30783平方米,共修缮原有建筑31幢和加建建筑8幢。

负责颐和路公馆区改造项目实施的南京宁颐置业有限公司,由市土地储备中心和鼓楼区政府联合出资成立。该公司总经理詹峰介绍说,首批试点修缮、新建的3幢建筑位于第12地块最北端,紧邻江苏路。按照计划,这3幢建筑将于国庆节前完成施工,“做示范,以点带面,然后再一幢一幢地改造,争取年内完成其余39幢建筑的修缮和新建。”

据悉,由于第12地块上的31幢民国建筑,建筑风格、房屋用材各不相同,建筑远比加建建筑难度大得多,一幢建筑的修缮费用很高,政府投入巨资进行修缮。

加建建筑由9幢改为8幢

历经70多年的风吹雨打,庭院破败、木结构朽毁等,已成为颐和路上老公馆的“通病”。正因为此,颐和路公馆区第12地块改造项目,不仅要对现存民国建筑进行修缮,还要拆迁老公馆周边上万平方米的违章搭建,全面恢复周围景观。

大量违章搭建被拆除,公馆区自然腾出了许多空地。“为了让整个公馆区的建筑布局更加协调、合理,建设部门决定加建8幢‘翻版’民国建筑。”詹峰说,最初的规划方案是加建9幢“翻版”民国建筑,但考虑到整体效果,多次论证后最终决定少建一幢建筑。

围墙究竟建多高仍在论证

在颐和路公馆区第12地块上,随着沿街违章搭建的拆除,一些围墙已不复存在。“围墙是公馆区民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恢复公馆区旧貌,绝不能少了这面墙。”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社会各界对建设围墙没有任何疑问,但在围墙的高度上却出现了分歧。有的专家认为,民国建筑修缮后,围墙高度应低于过去的高度,可以让人们从外面看到建筑的风貌。但也有专家认为,恢复颐和路公馆区原貌,围墙的高度也应维持原状。

南京宁颐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昌四说,围墙高度到底多高较为合适,目前有关方案还在论证之中。不过,围墙究竟建多高,首要考虑的肯定是如何确保与民国建筑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