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所针对的主要是“概念发现学习”(concept discovery learning),即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形成自己的假设,并从所给的实例中选取适当的实例来检验自己的假设,直到发现概念的所有关键特征。当时,其他的研究者也多采用了这种以“概念形成”为中心的研究思路。近十多年来,发现学习的研究者开始更多地关注科学发现学习(scientific discovery learning)。科学发现学习也以假设的形成和检验为基本特征,但它具有不同于概念发现学习的特征,主要体现为(Klahr & Dunbar, 1988; Joolingen & Jong, 1997):(1)在科学发现学习过程中,为检验假设,学习者不是选取现成的实例,而是必须通过设计实验来“制造”用以检验假设的事实资料(实例)。通过设计科学实验来完成发现,这是科学发现学习的首要特征。(2)作为实例的实验与假设之间并没有一目了然的对应关系。而在概念发现学习中,描述实例特征的词语与陈述假设的词语则是相同的(比如,红色的三角形),所以实例与假设之间的对应关系更为明确。(3)从实验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可以有多种理解方式,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它是否证实或证伪某个假设,这并不能非常直接地看出来。(4)假设的生成和修改与知识背景密切相关,而不是排除掉知识的影响。可以说,与概念发现学习的研究相比,科学发现学习研究更好地反映了自然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探索的过程。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有以下特征:
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参与建立该学科的知识体系的过程。
强调直觉思维:布鲁纳认为,大量事实都表明,直觉思维对科学发现活动极为重要。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和图象性的。所以,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止过早的语言化。
强调内在动机: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
强调信息的提取:布鲁纳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如何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提取信息。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发现对记忆具有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