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格是皇上女儿的称号。
皇帝的女儿自然也是格格类别,但同其他格格不同,皇帝女儿称为公主。
1、格格是清代皇族女儿的称号。格格一词是满语,意为小姐,是满足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呼。清代皇族女儿统称为格格,有不同的格格,皇帝的女儿自然也是格格,但同普通格格不同,皇帝女儿称为公主。
2、清代公主的地位高于格格,因为公主只有皇帝的女儿有资格称为公主,而格格只要是皇族的女儿都是格格。
3、格格又分为:和硕格格、多罗格格、固山格格等;公主封号通常有三种:按照郡县名,如馆陶公主、按照国名,如宁国公主、按照美名,如:文成公主、太平公主等。
清兵入关前的后金时期,国君、贝勒之女可称格格,亦作为君主低于福晋的妾室称号。后成为清朝政府册封贵族女性的正式封号的一部分。
满语中,它的构词用法则近似于汉语中的“女士”。满族人日常使用时无论身份贵贱,未出嫁者都可称为格格,然而作为封号及汉族人使用时则多指身份尊贵的年轻女性。
在现代流行文化中,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其意义相当于“公主”,和历史用法差别较大。
著名人物
1、爱新觉罗·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即多罗敏达贝勒,爱新觉罗·溥煦第二子。
2、爱新觉罗·恒慧,定郡王溥煦的大孙女。
3、爱新觉罗·恒香,毓朗贝勒的二格格。
扩展资料:
日常使用
不作为称号的一部分使用时,满族所有未出嫁女子都称为格格。
现代用法
现代满族人中,会讲满语的人已经几近绝迹,但不少满族人依然保留了称未婚女子为“格格”的习惯。
现代以清朝宫廷为题材的文学、电影电视作品中,有时以格格为皇女的正式称号。例如在小说和电视剧《还珠格格》中,乾隆帝认为小燕子是自己的私生女而将其封为还珠格格。但这和上述的历史用法不符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格格
在清朝后金时期,格格是皇帝的女儿或者贝勒的女儿称呼。
清朝清太宗以后,格格不再是皇帝的女儿称呼。
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
格格,在清朝的前身——后金时期是皇亲的女儿;
但是清朝正式入关统一后,清承明制,皇帝的女儿叫公主;顺治十七年始把“格格”分为五等,即:亲王之女,封为“和硕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主,侧室所生女为郡君;世子及郡王之女,封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县主,侧福晋所生女为县君;多罗贝勒之女,亦为“多罗格格”,嫡福晋所生女为郡君,侧福晋所生女为乡君;固山贝子之女,嫡福晋所生女封“固山格格”为县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镇国公、辅国公之女,嫡福晋所生女称“格格”为乡君,侧福晋所生女不受封,称宗女。
格格,是满族和清朝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作为正式称号使用时,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称为格格。清太宗起,逐步按照汉人习惯,重新规定了封号。作为非正式称号时,被用于尊称其他地位高贵的女性。另外,清朝亲王的低阶妾有时也被叫做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