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褐腐病又名菌核病、灰腐病。近几年在有的果园发生高很高,严重影响李子的产量与产值。
一、 症状
褐腐病多发在果实上,发病时间多在果实近成熟期。病害最初为褐色圆形病斑,病部果肉腐烂变褐,病害扩展迅速,一周内即可扩及全果。果实快成熟时,空气漫漫,果实腐烂的更快以病斑为中心出现一圈圈粒状灰褐色霉层并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少数病果落地,但大部分病果干缩后悬挂在枝条上。
二、 发病条件
1、伤口:由虫害、裂果及机械损伤等造成的伤口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
2、降雨:多雨是褐腐病发生的主要条件。因此多雨年份发病重,干旱年份发病轻。
三、防治方法
1、摘除病果:要经常检查,发现病果要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尤其是绥凌李易裂果,应及时摘除,这是防治褐腐病的重要措施。
2、治虫防病:李小食心虫对李子果实造成的蛀孔是褐腐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特别是绥凌李在多雨的条件下,褐腐病尤其严重。所以要想控制褐腐病的发生,首先要防治住李小食心虫、卷叶虫的危害。
3、喷药保护:重点是果实近成熟期。在果实采收前20-30天喷800倍百菌清,可以较好地防止果实腐烂。
4、秋季果实采收后要全面清理果园,把树上树下的僵果、病残枝彻底清理干净,集中烧毁,以减少第二年的病菌来源。
影响李结实率的主要因素是花期气温,开花期日最高温度在20度以上2天时,当年结实率高;如最高温度低于15度,易受低温影响,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结果不稳。且大多李品种自花不实,栽植时需配置授粉品种。为提高当年李的结实率,开花期应采取以下措施。 1、花期放蜂及访花昆虫的保护。李不是风媒花,花粉主要是通过昆虫进行传播。因此在临近花期前和开花期禁止喷布杀虫剂农药。 2、人工授粉。采集其他品种的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是提高李结实率的有效方法。 ⑴花粉的采集:采集其他品种、生长正常树的将要开放的花蕾,薄摊于细筛上,用手轻揉,使花药与花瓣分离后筛出。如采集的花附着露水,应薄摊在通风的室内,使之晾干后再分离。拣出花丝,将花药薄摊在黑纸上,室温在10—20℃间,约10小时后大部分花药开药,将花粉收集贮于瓶内或塑料袋内备用。不要在直射阳光下开药,否则将影响花粉的发芽率。 ⑵授粉时间:李花的雌蕊从盛开前4日的蕾期至开花后7日间均具有受精能力。柱头干枯呈茶褐色时,丧失受精能力。花粉自柱头发芽侵入子房需48小时,应选择在无大风、较温暖时授粉。 ⑶授粉方法:按预定留果量,选枝侧面朝下花点授;枝上部、外围多授,枝下部、内膛少授。 3、初花期喷布0.2%硼砂+0.2%尿素。
呵呵,结的太多了营养跟不上就掉了,特别是水分不足,你在他刚成上果实的那个阶段多给它浇水,这样就能让树最大程度的结果实,掉一些那是难免的,但是是少部分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