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乘愿再来的菩萨,就一定是不退转的大菩萨(《阿弥陀经上称为“阿鞞跋致”),也就是说,他此生在人世间虽然外形与其他人相似,但实际上是真菩萨,绝没有“这辈子没有学佛或者说没有修好”这种情况的。
那么,他肉体死后,他也还是大菩萨,可以按自己的自愿,想去净土也可以,转世投胎弘扬佛法救人也可以。但那不是轮回,那是救度众生。譬如,就像现在某个大官到监狱看望服刑人员,去监狱讲讲课一样,他虽到监狱,却不是服刑。
这要看你最后那一个念头是什么。如果最后的念头念念落在净土那你就回归到净土,如果你最后一念是落在六道的念头上那就要入六道轮回
《佛说阿弥陀经》说:‘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注解1:阿鞞跋致乃梵文音译:意思为不退转。不退有三: 1位不退,2行不退,3念不退 位不退是不退到二乘,也不由二乘退到凡夫上。念不退,是一天天增加修行的念头。行不退即是修行一天比一天精进,总不会觉得修行这么多天,而想偷懒懈怠,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在佛果上不退转。‘ 总而言之!断见思惑方证位不退,断尘沙惑方证行不退,断无明惑方证念不退。极乐则不然,虽五逆十恶若肯回心发愿念佛乃能带业往生,虽居下下品亦得三不退。这若非弥陀大愿洪名奇勋所成就,岂能得如斯!在十方诸佛土没有如此方便的阶位,诸教法门中亦无此胜妙的妙法门。十疑论云:‘有五因缘故得不退:1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2佛光常照菩提心,念念增长,故得不退。3水鸟、树林、风声,自然乐响,皆能演妙法音,使闻者常念三宝,故得不退。4纯诸菩萨以为胜友,故得不退。5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得不退。’故古德云:‘修行以念佛为最稳当。’实不虚语也。(此乃弥陀第四十七愿所成,谓:往生皆得不退愿。) 2,一生补处即是一生成佛,亦即“即身成佛”。在释迦世尊一代时教中,唯《大方广佛华严经》与《妙法莲华经》,堪称一生成佛之鸿篇巨制,体大思精。夫《妙法莲华经》所论者是毕竟不退而终极成佛,《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论者是圆证不退而一生成佛。 妙法莲华经阐释妙法莲华经》中所凸(tū)显的是除了位、行、念三种不退以外的毕竟不退。蕅益大师于《要解·玄义》中云:“毕竟不退者,不论至心、散心、有心、无心、或解、不解,但弥陀名号,或六方佛名,此经名字,一经于耳,假使千万劫后,毕竟因斯(sī)度脱。”此即所谓“一厉耳根,永为道种”,是毕竟不退义
愿即愿力,指事先立下的坚定誓愿。大乘行者依照先前普度众生的誓愿,得正果时不涅槃,而是再次示现众生相度世。这就是乘愿再来
往生在佛教中指的是人死后精神到达西方极乐,相当于人的精神和灵魂实际上又在另外一个世界获得了永生,所以称之为往生。但是能登西方极乐必须是行善之人。
既然你说的 没学佛没修好 这样既违背了自己的“愿” 又违背了往生的“善” 那么是堕入轮回还是归于净土应该知道了吧
您好,既然往生净土,如经中讲:“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得不退转后圆融成就正法,乘愿再来是已经恢复本来面目,于事于理毫无障碍,没有我们这么多妄想杂念分别执着,倒驾慈航普渡众生,随类示现。
仁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祝您六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