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简史续编》 作为宇宙学无可争议的权威,霍金的研究成就和生平一直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间简史续篇》是为想更多了解霍金教授生命及其学说的读者而编的。该书以坦白真挚的私人访谈形式,叙述了霍金教授的生平历程和研究工作,展现了在巨大的理论架构后面真实的“人”。该书不是一部寻常的口述历史,而是对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头脑之一的极为感人又迷人的画像和描述。对于非专业读者,本书无疑是他们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机会和滋生宝贵灵感的源泉。
2、《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3、《时空本性》80年前广义相对论就以完整的数学形式表达出来,量子理论的基本原理在70年前也已出现,然而这两种整个物理学中最精确、最成功的理论能被统一在单独的量子引力中吗?世界上最著名的两位物理学家就此问题展开一场辩论。本书是基于霍金和彭罗斯在剑桥大学的6次演讲和最后辩论而成。
4、《未来的魅力》本书以斯蒂芬·霍金预测宇宙今后十亿年前景开头,以唐·库比特最后的审判的领悟为结尾,介绍了预言的发展历程,及我们今天预测未来的方法。该书文字通俗易懂,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穿插解答了一些有趣的问题,读来饶有趣味。
5、《果壳中的宇宙》该书是霍金教授继《时间简史》后最重要的著作。霍金教授在这本书中,再次把我们带到理论物理的最前沿,在霍金教授的世界里,真理甚至比幻想更令人眼花缭乱,缤纷多彩。霍金教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制约我们宇宙的原理,并加之以他独特的热情,邀请我们一起进行宇宙之旅,做非凡的时空遨游。
6、《时间简史》(1988年撰写)这本书是霍金的代表作。作者想象丰富,构思奇妙,语言优美,字字珠玑,更让人咋惊,世界之外,未来之变,是这样的神奇和美妙。这本书至今累计发行量已达2500万册,被译成近40种语言。
7、《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是由霍金1976-1992年间所写文章和演讲稿共13篇结集而成。讨论了虚时间、有黑洞引起的婴儿宇宙的诞生以及科学家寻求完全统一理论的努力,并对自由意志、生活价值和死亡作出了独到的见解。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霍金是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2017年4月,霍金接访采访表示,他比以前更加坚定地认为人类应该在2117年之前离开地球。
2018年3月14日,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岁,他的骨灰被安放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内,与牛顿和达尔文为邻。
霍金的著作很多,按照时间顺序来分如下:
1973年:《时空的大尺度结构》(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of space-time)
1988年:《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1993年:《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Black Holes And Baby Universes And Other Essays)
2001年:《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2002年:《在巨人的肩膀上》(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The Great Works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5年:《时间简史(普及版)》(及插图版)(A Briefer History Of Time)
2005年:《上帝创造整数》(God created the integers)
2007年:《乔治的神秘宇宙钥匙》(George's secret key to the Universe)
《乔治的宇宙寻宝之旅》(George's cosmic treasure hunt)
《乔治与大爆炸》(George and the Big Bang) 《George and the Unbreakable Code》
2010年:《大设计》(The Grand Design)
2013年:《我的简史》(My brief history)
《时间简史续编》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至2018年3月14日),男,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
1963年,霍金21岁时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1979至2009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岁。霍金逝世后,引发全球各界悼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霍金
霍金写了《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我的简史》《时空的未来》《大设计》《宇宙的起源与归宿》《时空本性》
拓展资料:
1、《果壳中的宇宙》:在这部书中最有趣的一点就是提出了对时间旅行的可能性进行猜想。
2、《时间简史》:这部书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主要讲了宇宙的起源与发展(主流思想还有一部分并不认同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引力对时间与空间的影响,对黑洞,反物质,相对论进行了介绍。
3、《我的简史》:该书讲述了他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光辉灿烂的学术巨星的岁月。
4、《时空的未来》:这部书中主要讲了对时空旅行的向往,并猜测假设我们能回到过去是否能改变历史。
5、《大设计》::在这部书中他认为宇宙是自己从无到有诞生的,没有上帝参与其中。主要讲了宇宙是如何诞生的猜想并围绕这个猜想进行论述。
6、《宇宙的起源与归宿》:这部书中主要讲了宇宙是怎么诞生的并将如何发展的一些猜想。这些内容和前面几部书中提到的内容有些重复。
7、《时空本性》:这部书主要讲了量子理论与广义相对论能否被统一起来。一种新型的理论量子引力理论是否能完美的包含量子理论和广义相对论。
参考资料:
斯蒂芬·威廉·霍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