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动力船舶的科研立项刚刚立项,所以核动力船舶估计还需要很多时间。立项后还要理论,设计,模型,实验等好多步骤。
目前如果中国造国产航母的话,常规动力还是唯一选择,因为常规动力我们已经在辽宁号上用过了,有成熟技术,即使以后研发了核动力船舶动力了,也不会马上就用在航母上,而是也要弄一艘试验舰。军舰尤其是作战军舰,在成熟技术和新技术冲突的话一般会选用成熟技术,因为成熟技术稳定,成熟,维护和使用方面人才好培养。
个人认为应该是先造一艘实验性的出来,如果效果好再可能造第二艘。航母很多国家都有,网上照片漫天飞,但是关键地方和关键技术都是保密的,所以中国造航母开始就造两艘的可能不大。
而且目前中国对航母的需求不是太大,中国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海岛主权争议和太晚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不大需要用航母来解决,除了南沙部分岛礁外,其他都在岸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内。南沙估计也用不上飞机,周边海军都比较弱。
如果没有太急迫的需求,中国更稳妥的办法是自己造的第一艘航母实验性的可能性大些,如果是实验性的就不可能造太多,中国军费虽然增加了,但是还是不够,有那个几百亿,还不如用在解决钓鱼岛和统一问题上能用得着的军舰上。
等中国把近海问题解决了,海军主要做维护中国在海上利益的时候,航母才真正用的着。
--------------------------
空中航母这个肯定没有呢,弄得跟太空堡垒一样的话目前的技术还达不到。
航母主要作战 攻击里和防御力靠的是舰载飞机,一般主要是攻击能力,防御舰载飞机担当一部分,航母的护航编队主要是防御任务。
但是不可能有战列舰和巡洋舰,这两种舰种已经被淘汰了。而且目前的驱逐舰吨位都有超过10000吨的了,赶上以前的巡洋舰吨位了,以后发展一万吨以上的驱逐舰看来是趋势。
目前航母的护航编队一般是1-2艘驱逐舰(负责区域防空和反舰)。2-4艘护卫舰(负责点防空和反潜)。2-4艘潜艇(侦查和反潜)。1-2艘大型补给舰(负责后勤油水,物资的补给)。
一个航母战斗群就是这些军舰,能独立在一个海域应付一定强度的空战和海战以及对地支援任务。必要时还会有其他军舰的加强。不过最常见的美军那样再加强一个航母编队,变成两航母编队,作战能力提升可是不止一倍,要多的多。
这个问题怎么来说,只能是简单的推断。
我国的军工方面习惯集中力量研发高端武器,或者说战略武器。在国家一穷二白的时候就集中力量研发两弹一星,再到后来的核潜艇都能看出高层的决心和勇气。
在核动力航母上也是一样,现阶段我国已经基本掌握航母的设计和核动力两个关键的方面,那么核动力航母的建造将在短时间内开启,最快的话2015年就会,最迟也会在2020年前建造,并在2020年这个节点下水,在2025年前形成战斗力。同时将开启我国自主建造核动力航母的序幕,之后将会有更加先进的核动力航母服役。
航空母舰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是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核心,并整合通讯、情报、作战信息、反潜反导装置及后勤保障为一体的大型海上战斗机移动基地平台。本身就是一个强力武器,其武器配置虽然偏重防御,但是也是攻击利器。
至于你说的空中航母应该只是设想吧,没有太多资料。
空中航母?应该还没有吧。
现代航母除了舰载飞机外几乎没有一点战斗力,虽说绝对,但也差不多。但也有那么个例外,俄罗斯的库作涅佐夫元帅号就有导弹发射井,数量还不少(具体多少,忘了),这反映了冷战时期苏联对航母的理解能力就是不如美国强,毕竟二战时期,苏联就没有航母,自然对舰载机也不是很看重,但这也算是一个优点,那就是综合能力会强一些,面面俱到,不需要那么多的护卫舰,但还是需要的,因为他是航母啊!
航母只是一个战争的平台,它会带动整个国家的海上军事力量,通常航母出来都是一整体的海军,会有很多战例舰,战斗机跟随,出动航母就几乎等于出动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了,非常庞大。
空中航母不现实至少目前不现实,而航母本身确实是没有战斗力的它的武器就是舰载机,真正能形成战斗力的是航母编队而不是航母